馬健談團結聯誼港澳臺僑胞亮點紛呈
團結聯誼港澳臺僑胞亮點紛呈 ——專訪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馬健
港澳臺僑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和職能
《今日中國》記者張樺(以下簡稱張樺):請您介紹一下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的人員構成和職能,好嗎?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駐會副主任馬健(以下簡稱馬建):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有委員67位,其中有1位主任,19位副主任。67位裏面有16位來自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這個構成體現了在涉及港澳工作、對臺工作和僑務工作這三大領域工作中,都是我們富有經驗的領導同志、專家學者和代表人士。
和其他委員會不同的是,港澳臺僑委員會裏來自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很多。他們經常參加委員會的活動。除了有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之外,委員會還有長期做港澳工作的老領導,例如,原港澳辦的常務副主任陳佐洱,原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的副主任王鳳超,原中央臺辦主任、現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原中央臺辦副主任,現任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等。僑務工作這方面的領導是長期做僑務工作的中國僑聯原主席林兆樞等。專委會裏還有臺籍全國政協委員,例如,在大陸、在北京工作的臺籍的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吳國楨等。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是一個人民團體,也是政協的組成單位之一,其副會長也是我們的委員會成員之一,還有僑胞的代表等等,這是我們委員會人員構成的特點。大家一起共商國是、參政建言,起到了匯集各種意見,為國家大政方針建言獻策的作用。
張樺:很多人對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很好奇,請您具體地介紹一下,好嗎?
馬健: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是政協委員會九個專門委員會之一,委員會開展工作主要依循了全國政協章程,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宗旨。
一是組織委員學習,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有關的法律政策。
二是組織委員圍繞國計民生,國家社會發展進步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關心的普遍性問題,與我們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工作相關的一些問題,經常進行學習研究和專題調研,並且圍繞國家相關政策進行參政議政。
三是通過我們的會議活動和團結聯誼,體現人民政協大團結、大聯合的工作主題。同時,也體現人民政協包括政協委員,還有通過政協委員聯繫社會各界、反映社情民意,來促進國家政府相關方面的工作,發揮政協參政議政這種履行職能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委員會開展工作的基本方式。
聯誼活動亮點紛呈
張樺:剛才您提到我們聯誼的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委員會在團結港澳臺僑代表人士的工作方面是如何開展的?能不能舉些例子?
馬健: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工作很有特色。我們委員會工作的職責和任務很重,使命很光榮也很艱巨。
第一個像港澳方面,我們首先要聯繫在港澳地區的政協委員,還有涉及入境澳臺僑領域的政協委員。在和這些政協委員日常聯繫聯絡的工作中,主要是宣傳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發揮這方面委員在國家發展中的獨特積極作用。基本形式剛才講過了,要組織委員通過參觀考察和專題調研,來參政建言。有兩方面的例子,每年都及時組織委員在深圳或者珠海召開會議,請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給他們介紹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發展情況,這個和全國人大代表共同的,我們叫做情況通報會。還有就是每年的政協常委會議結束之後,我們都會及時對港澳委員進行傳達,同時在一年間我們還會組織他們到內地參觀考察,叫委員視察活動。這幾種方式主要是幫助委員更好地了解內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幫助委員知情明政,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和關心國家發展的大事。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現在香港的社會發展,大家都比較關心新的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問題。現在香港回歸已經十幾年了,怎麼保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個方針在香港社會的貫徹,青少年一代在成長中很需要了解,特別是他們還要更多地了解祖國的發展。我們很多委員在這個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他們出錢出力來組織社會團體、組織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小學生,各種各樣的夏令營、參觀團、研習班到大陸來,到北京到上海、東部地區和民族地區,到各地方參觀走訪,這是促進香港青少年全面了解祖國的非常好的方式。同時,這也是委員來發揮他的職責很有效的一種方式。所以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非常支援他們的工作,比如他們組團來北京的時候,我們的領導都要出來見見這些孩子們,跟這些中學生,我們的主任、副主任坐在會議室裏和他們面對面進行座談,回答他們關心的問題,各個方面的問題都涉及,經濟的、文化的、甚至社會生活的,促進內地同志和香港學生的溝通交流,所以我們的工作方式是支援和鼓勵我們的委員積極地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推動香港和澳門這個社會的進步,幫助青少年的成長。香港友好協進會2011年組織了五十多名政協委員,一個委員到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委員到3所學校裏,和這些中學生面對面交流,效果非常好。所以我們也是給予積極的支援。
澳門的委員活動也很豐富,2011年11月,我們組織了一個委員的視察團到上海,參觀上海改革開放後新的變化,通過舉辦世博會之後市容、市貌、城市管理這些一系列新的發展和變化,對委員的啟發很大。所以委員在視察中就討論,未來澳門經濟要適度多元,包括橫琴島的開發建設,面臨很多新的課題。所以委員們就在討論我們如何學習和借鑒上海的成功經驗,來幫助澳門的發展,提了很多好的建議。其中有一條就提到,澳門未來要培育新一代有國際眼光的治澳人才,有沒有可能把澳門一些有培養前途的孩子們送到上海,來進修學習,這實際上是促進了兩地交流,來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我們委員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視察調研和思考建議,來提出相關的措施,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2011年我們委員會很有特色很有影響的一個方面就是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在人民政協成立六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在團結兩岸同胞、海外僑胞、共同弘揚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精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今年正值100週年的紀念,人民政協舉辦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我們委員會辦公室承擔了從海外邀請100位客人到北京、到各地參觀的嘉賓團邀請和接待工作。100名嘉賓從北京一路活動,最後到了廣州,到了中山先生的故居,他們深有感慨。一方面是回顧追憶辛亥革命百年曆史和光榮傳統,到全國各地觀看紀念活動和紀念展,很多辛亥革命先烈的後裔都在歷史遺跡、展覽的圖片面前駐足思考,看到先人在100年前推翻滿清帝制,為了中華民族率先發起和組織辛亥革命。嘉賓團裏面有4代人,既有革命先烈兒子的一代、孫子的一代、還有下一代,我們在邀請的時候也注意,我們邀請的海外客人更珍惜。通過請他們到各地參觀,他們也是代表家人,身後背負海外僑胞的各種希望,參加這樣的活動實際上是接受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很多客人在臨走時和我們聊,走了之後給我們發短信、發郵件,表達一種心情,就是看到今天中國的發展,在世界上這麼強大,在各地看到了發展新貌,看到百姓的生活特別欣慰。當年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遺願,在中國共産黨幾十年的領導下,應該説得到了最好的實現。大家都非常欣慰,所以我們組織這種活動既是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也是當代人重溫歷史、緬懷英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確實也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傾心關注海外少數民族僑胞
張樺:委員會在關心海外少數民族僑胞方面做了哪些事情?請舉例説明。
馬建:這些年特別是2011年,我們更關心在海外少數民族僑胞的發展、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情況。應該説旅居在世界各地有不少少數民族的僑胞,關心這些僑胞也是我們僑務工作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別是生活在中東、阿拉伯國家地區有很多從新疆、西北這些地區這20年來逐漸過去的,有留學、經商還有到那邊生活的。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促進民族團結、包括推動海外僑社大團結這個思想,我們從前年就開始,到2011年更深入了。通過出訪和邀請中東國家的華僑社團到國內參訪,來做少數民族相關工作。
2011年我們邀請了阿聯酋的華僑華人聯合會來參訪,組織他們到北京,也到南方的幾個省市,向他們介紹國家發展的新貌。因為他們出去十多年、二十多年了,近況也不大了解。介紹在新的建設過程中,國家怎麼重視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也給他們介紹我們國家民族、宗教的相關政策,也是密切少數民族同胞和漢族同胞之間的民族感情。這個工作我們今年還在繼續做,我們組團出訪一些國家,也邀請他們到國內來參訪。其中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阿聯酋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有一個成員阿力木江是維族的僑胞,他來之前還猶豫,因為那邊生意很忙,他對這邊又不大了解,但是他是社團的負責人,所以到北京參加了幾場座談和參觀。很不巧的是,洗澡的時候他摔了個跟頭把骨頭摔斷了,這個突如其來的受傷的事故,我們政協工作機構華僑處的同志關心照顧他,將近一個月從搶救、住院、手術、術後對他的護理,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讓他非常感動。他自己説,一開始來有點猶豫,那邊事情放不下,對國內的情況不大了解。這次來了雖然遇到了不願意碰到的事情,但是在他身上他感受到了國家對各個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對少數民族兄弟更倍加關懷的親情。因為他動不了,在醫院手術、護理,他寫了幾次感謝信。因為他寫漢字很吃力,寫一篇漢字花了三個多小時,一筆一畫寫得很工整,寫得不工整還要撕掉重新寫。他就表達他對全國政協領導、工作人員的感謝,表達他到了北京之後參觀走訪的一些感受。
張樺:通過對您的專訪,我相信網友對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具體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剛才您説到了中東,我就想到《今日中國》有阿文版,我希望在上會的時候,如果阿力木江今年還作為列席代表,能對他進行一個專訪。
馬健:阿力木江今年可能沒有來,但是今年我們邀請來列席的代表裏面有烏茲別克和埃及國家的,也歡迎你們去和他們聊一聊。
張樺:據悉,委員會在邀請海外僑胞列席全國政協會議已經有十一年了,請具體介紹一下取得了哪些效果?
馬健:政協僑務工作的一個特色,就是邀請海外僑胞的代表到北京來列席全國政協會議,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做了十一年了,得到海外僑胞熱烈擁戴。邀請海外僑胞的僑領、帶頭人邀請到列席政協會議,對他們來講是人生中很重要的政治榮譽。很多僑領説,這不僅是給我本人的榮譽,也是給我僑團的榮譽。因為他是某某僑團的主席、某某社團的會長,所以社團也高興、各國僑胞也高興。他們感受到,雖然他們人在世界各國發展,經商、學習、生活,但是祖(籍)國沒有忘記他們,我們的國家政府經常惦記著幾千萬的僑胞,所以請他們的代表到政協會議上來,他們感覺到這是很難得的政治榮譽。這十一年我們請了48個國家285位了,今年我們繼續做,今年正在籌備。這些代表專門有一個小組,在大會堂政協全體會議的時候,他們叫列席會議,但是坐在前排,給予很高的榮譽。小組討論他們一方面自己也要討論,要聽取政府總理報告,要聽取政協賈主席的報告,通過列席會議討論,他們對中國大陸政治民主的框架有了了解。(他們)親身體會,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路怎麼走,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運作模式是什麼模式,是不是像外面説的“人大舉舉手,政協拍拍手”,不是的。他們親身感覺到政協委員在小組討論上怎麼參政議政發表意見,對他們每次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我們有時候還要組織這些列席的代表,到僑聯組、致公黨中央的小組,進行列席委員小組的討論。所以我們自己總結,政協領導同志也充分肯定。去年10週年我們專門舉辦了列席工作,邀請海外僑胞列席政協全會10週年的紀念活動,賈主席、王剛副主席親自會見出席紀念活動的僑胞代表,而且賈主席作了很重要的講話,給予我們充分的肯定。邀請海外僑胞列席政協會議,體現了政協團結和民主的主題,也是人民政協密切聯繫海外僑胞的重要渠道,要求我們不斷完善邀請工作,體現海外僑胞列席政協大會的工作品質。所以11年過來了,我們的團結面越來越寬,旅居在世界各國的僑領作為政協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回到國內來,對國家發展建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越來越深,國務院有關部門、包括政協有關領導,經常在他們報來的參政建言、獻計獻策的文章作出批示。
交流的故事
張樺:我認為這種雙向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哪些他們提到的建議被我們採納了,我們提出的設想被他們接受了?
馬健: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台灣同胞的聯誼工作,在中央和政協的領導下,我們側重點在交流,比如文化交流。因為現在兩岸和平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推動兩岸民眾間的文化交流,對“一個中國”、同源同根的文化的認同。
我們在和台灣同胞這麼多年的交流中,一直在做一個品牌,叫做“河洛文化”,研究宣傳它在兩岸同胞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作用。大家都知道,中原河洛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幾千年中國歷史由於戰亂饑荒,我們的普通民眾不斷南遷南移,經過江西、福建、廣東,我們的同胞就到了台灣。現在台灣同胞的大部分祖先祖輩追根溯源都可以追溯到中原河洛,所以很多台灣同胞説我是河洛人。無論家族習慣、還是宗親、姓氏,還有很多文化沿襲下來交流的內容,其實台灣文化和大陸各個地域的文化都是同根同脈。所以這些年河洛文化的交流很熱絡,每年都有很多團到台灣去。2011年4月份,我們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專門組織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前幾年是在河南、廣東,(2011年)這個研討會第一次在台灣辦,台灣同胞很重視,反響很熱烈。四百人規模作為研討會規模來説不小吧,從大陸去了一百人,有北京、江西、福建、廣東的,這些人都很熱心研究文化、河洛文化,所以和台灣有關的人士在一起非常好。我們一共組織了12場小組討論,14個專題演講,最後還出了一本集子《河洛文化和台灣文化》,非常好,而且我們還相約明年、後年還要繼續這種交流。這也是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優勢,政協是聯絡各界,都是和文化知名人士的交流。這是對臺的工作。
張樺:請您講講在與海外僑胞的交流中,給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故事?
馬健:我們在五六年前邀請了一個旅居歐洲的僑胞叫吳嘉童,他旅居歐洲,跟著父親一直做中歐民間的文化交流,做了將近有20年將歐洲的古典音樂、國家級的專業樂團通過他們的渠道介紹到中國來,在北京、上海各大城市進行交流和演出。通過他們的工作,把我們中國的文化樂團一流的有中國特色民間民俗的文化藝術介紹到歐洲去,所以駐外使領館推薦他來列席政協大會。參加之後他發現,人民政協人才薈萃,包羅了各個方面一流的代表人士,文化、藝術界的名家大腕都在政協,所以他就提出來政協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呼籲,加大推動中國和外國的文化交流的力度,無論是文化院團之間的交流,還是文化項目,還是歷史文化遺産。他提了好幾條,很具體。我們就將他的意見轉到國務院文化部,文化部很重視,專門研究他提出來的建議。
張樺:現在有結果了嗎?
馬健:這幾年他的意見基本都落實了。一些歐洲重要團組到國內的巡迴演出,包括現在搞的文化年的活動,中國和歐洲法國、德國,去年是義大利的文化年活動,上升到國家間的文化交流的項目。當然這些都是國家領導人的決策,我們和國外文化交流的必然,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僑胞在幾年前就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些建議有項目問題、有政策問題、有交流體制問題,還有出入境管理提供方便的問題,都很好。而且他這些建議,我們還專門把他的文章提交到一次政協專題協商會上。在幾年前,政協有一次關於文化教育方面的專題協商會,他的發言提交到會上,跟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交流,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像這樣的情況很多。
2012年工作設想
張樺:剛才通過您的介紹,我想我們的網友會了解到更多的港澳臺僑委員會他們做的有意義的工作,亮點非常多,而且工作開展得非常有特色。那麼我們現在也很想知道2012年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的工作設想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挑戰呢?有什麼樣應對的方案?
馬健:我們對2012年的工作充滿希望,滿懷信心。賈主席要做重要的工作報告,所以我們委員會工作要認真貫徹即將召開的政協大會精神,來具體落實各個項目,大體上已經有了計劃,還是要緊緊圍繞國家發展的大局,圍繞國家正在推進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包括現在中央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圍繞經濟發展的需要。另外政協港澳臺僑的工作還要圍繞國家涉及港澳、對臺、僑務工作大局的需要,還是廣泛團結,深入做好團結聯誼工作,這是主旨。具體很多了,港澳方面我們還要具體發揮港澳委員的作用。其實我們兩百多名港澳委員在港澳地區發揮了非常重要積極的作用。作為政協,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要為他們發揮積極作用創造各種條件。所以在2012年裏我們還要做好這種常規性工作,形式不會有大的變化,但是內容在更新。無論是港澳委員關心的問題,還是港澳本地政治、經濟、社會事務的發展,因為現在港澳地區經濟發展任務很重,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衝擊,港澳地區在社會民生方面也面臨一些困難。我們的委員都很關注,他們都提一些積極的建議。對臺工作也是這樣,繼續一如既往貫徹中央兩岸和平發展的方針,因為現在這麼好的契機,賈主席要求我們政協的對臺聯誼工作要進一步深入,文化交流、經貿交流,要面向台灣民眾,各界代表人士。所以現在我們正在設計,今年要有去台灣文化交流的團組,計劃邀請台灣的朋友到大陸來,還在計劃和溝通中。
張樺:有沒有事先可以向我們透露的,計劃已經通過的?
馬健:如果順利的話,兩會以後很快就有一個團組要到台灣進行交流兩岸文化産業合作問題。因為現在我們覺得兩岸交流文化這個課題太豐富了,其實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做,今年我們把文化産業、文化創意發展,其實這方面台灣和大陸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要到台灣去,和相關的人士進行交流。包括河洛文化的交流,還在計劃之中。台灣朋友他們還要到這邊來。
視頻來源: 中國網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