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海鷗
5月10日,一部講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的電視劇《生死依託》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恰逢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週年。這部作品講述的故事,不僅使當代農村劇的題材視野有了新的拓展,也對“文藝是為了什麼人”的問題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打開電視機觀眾會發現,如今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多以苦情、悲情為主。”這部電視劇的編劇林海鷗説。她試圖摒棄千篇一律的現狀,向大家描述一種真實的感動:在農村改革大潮中,農民是如何擺脫貧困,如何尋找致富的道路,如何發現外面的世界,以此表達只有徹底改變城鄉差別才能徹底改變農民命運的主題意識。
致富奔小康,改變農村貧窮落後的面貌,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題材影視作品最常用的敘事策略。但我們對小康內涵的理解,卻有一個從物質關懷到人文關懷的發展過程。與之相適應,我們也在主述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的農村故事之後,進入到講述農村教育、環保和醫療故事的階段。這是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是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化回應。
生動的故事,鮮明的人物,清新的格調——《生死依託》展現了我們這個時代農村建設的步伐。它的切入點和立足點始終沒有離開農村這片原本就屬於農民的土地。林海鷗嘗試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大背景,從另一個角度去關注農民的命運。“農民得了病,沒有好的醫療條件,失去了健康和生命,建立起的新家園,再美麗也還會荒蕪。有句曾經流行在農村的口頭禪:‘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所謂‘脫貧三五年,一病返從前’也是這個道理。關注農民的健康和民生已成為能否真正實現社會和諧、平穩、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任務。”林海鷗用劇中人物之口講述了這個樸素的道理。
即小能否見大,是衡量藝術作品價值蘊含高低的一個尺度。《生死依託》把主敘空間放在欠發達的青山村,也就把最現實的國情納入了視野。青山村醫療衛生狀況的轉變,無疑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個微縮。從青山市委、市政府到衛生局、衛生站,小康和健康密不可分的觀念,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這個共識無疑是基於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目標的體認。青山村的轉變,蘊含著中國正在換一種步伐前進的寓意。
有輻射,有縱深,戲才有道,味才豐厚,《生死依託》的味道就在劇作結構、人物設計的三個縱深向度之中,來關注農民的變革與悲愴、幸福與嚮往。
生於草原、長于山村、求學于城市、服務於桑梓,《生死依託》這樣講述了第一主人公山丹的成長史。這個成長史,與劇中所述鄉衛生院張院長、青山市醫院王院長、衛生局魏局長以及魏局長的愛人傳染病醫生孫秀靈,是有交集的。這個交集的共同元素,是他們都從農村出來,或在農村經過歷練,而今仍然保持著對農村、對農民的深厚情感。在這個縱深維度上,立業與立人,醫術與醫德,緊密地結合在為人民服務、為基層服務宗旨的代際傳承之中。
林海鷗曾創作出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電視連續劇《青春的童話》、《王昭君》、《稅務局長》、《別問我是誰》等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至今很多觀眾仍讚嘆不已。而這一次,在《生死依託》中,她不僅描繪了農村醫療改革的波瀾壯闊,更是糾纏了複雜而又細膩的人物情感,黃土地的囑託、兩代人的情感,愛和恨的抉擇,“我想告訴人們的是,人與人之間不論高低貴賤,在生命面前永遠平等。”林海鷗説。
現實主義作品的感人力量,就在於它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群眾。《生死依託》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不但直面現實,看到了現實中的問題和弊症,還看到了奮發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在大地延續,以一個動人的故事反映出時代的足跡。
司馬遷在《史記·樂書》中曾經記述道“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正聲感人”、“順氣成象”,讓《生死依託》擁有了一股獨特的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