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巍:美國“轉身”亞洲並非完全針對中國
2012年2月23日,為紀念《上海公報》簽訂40週年,中國網舉行了主題為“中美關係回顧與前瞻”的專家論壇,六位中美關係專家出席了此次論壇並做主旨發言。
達巍:我認為遏制政策是冷戰時期的戰略,用“遏制”這個詞來描述美國對華政策是不準確的,即使是用來描述美國對華政策中敵對的一方面也是不準確的。目前,中美之間有很多互動,也有很高的相互依存;在中國的周邊,中美兩國的影響力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並不存在東南亞國家非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問題。事實上,這也是新加坡外長上個月在美國所講的,這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一個國家制定外交政策不太可能完全圍繞另外一個國家。美國“轉身”亞洲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崛起以及亞洲整體的崛起,使亞太地區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美國希望在這個地區維持其利益以及影響力。因此,“轉身”並不是完全針對中國的。
但是必須看到的是,其中確實包含著針對中國的成分。其中最明顯的,最體現針對性和零和性質的是軍事方面。美國國防部一月份報告裏面明確提出要發展自己的能力來抵消中國的反介入能力。美國要維持自己在亞太地區軍事行動的自由,不願意看到中國軍力發展影響到美國在這個地區軍事介入的能力,這確實是針鋒相對的。
在經濟、政治領域,美國也有抗衡中國影響力的考慮,比如TPP這類經濟協議不僅僅是經濟協議,也包含著爭奪地區經濟機制領導權的考慮。在加入東亞多邊機制比如東亞峰會問題上亦是如此。但是這種對影響力的爭奪要通過第三方也就是中國的和周邊國家來實現。事實上,周邊國家並不希望在中美間做非黑即白的選擇,美國也知道無法逼迫地區國家做這樣的選擇。因此這裡有相當開放的空間,這就是習副主席説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的意義。
總之,我們對美國的“轉身”需要作準確的評估,整個"轉身"裏面有多大成分是針對中國的,針對中國的成分裏有多少是零和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