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幫助首頁 >> 魅力城市

興安盟-科爾沁的明珠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6-07-24

 

 

興安盟因地處大興安嶺中段而得名。興安滿語,漢語意為丘陵。因大興安嶺山勢較緩,主脈山峰相對高度不甚大,故滿語稱之為興安。興安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大興安嶺中段。介於東經119°28′——123 °38′,北緯44°14′——47°39′,之間。西北鄰蒙古國,有126.084公里的國境線,東與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吉林省白城市相鄰,南與通遼市毗鄰,西與錫林郭勒盟相接。全盟南北長75公里,東西寬317.6公里。總面積59 806平方公里,1946116日,興安盟政府成立,隸屬於同時成立的東蒙自治政府,盟府駐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時轄51街;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後旗、扎賚特旗、喜扎嘎爾旗和王爺廟街。4月,根據承德"·"會議精神,撤銷東蒙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528日,成立興安省,盟隸于省,兩府均駐王爺廟。19475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爺廟成立,19481115口,興安盟政府成立,隸屬於內蒙古自治政府,盟府駐王爺廟。時轄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後旗、扎賚特旗、喜扎嘎爾旗。19493月,直屬於內蒙古自治政府的王爺廟和原屬遼北省的突泉縣劃入興安盟管轄。同年12月,興安盟政府改稱興安盟人民政府。19532月,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在烏蘭浩特市成立,興安盟隸于東部區行政公署。3月,撤銷興安盟(政府保留到1954),原興安盟所轄旗縣市由東部區行政公署直接領導。1954521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原興安盟所轄旗縣市與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合為呼倫貝爾盟。19807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制,興安盟轄烏蘭浩特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和突泉縣。1992125日,成立阿爾山經濟開發區,計劃單列,直屬興安盟領導。1996610日,國務院批准成立阿爾山市,縣級建制。
  興安盟轄烏蘭浩特市、阿爾山市、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扎賚特旗、突泉縣231縣,共有20個蘇木、19個鄉、38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1個管理區:有10個縣級國營農牧場、2個國營林業局。境內居住著蒙古、漢、滿、朝鮮、回、達斡爾等22個民族, 總人口為161947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67646人。蒙古族有651111人, 佔全盟總人口的402%: 漢族人口為895275人,佔55.3%;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73084人,佔45%。全盟土地面積59806平方公里。
  興安盟地處大興安嶺中段,屬中低山丘陵區。山地面積約佔全盟總面積的90%,平原為嫩江西岸平原,約佔總面積的10%。境內大小河流200多條。兩條最大的河流--綽爾河、洮兒河的多年平均徑流量達38億立方米。山區河流由於流域植被好,含沙量小,河水透明清澈,水質好,適於人畜飲用和灌溉。
  興安盟處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地區差異顯著。春季乾旱多風,氣溫回升快,日較差也大。夏季溫熱短促,全盟大部分地區夏季為2個月左右,西北部中山區則春秋相連,無夏季。全年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秋季氣溫急劇下降,秋霜早。冬季嚴寒漫長,全盟大部地區為56個月,西北部林區長達7個月。全年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年平均氣溫大部地區為46℃,西北部林區為-32℃。全年無霜期大部地區為120140天,嶺西北為5l天。光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大部地區為55006000兆焦耳/米。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在373-467毫米之間,降水年際變率大,保證率低。年降水量的72~78%集中在68月。

 




責任編輯: 晴天文章來源: 內蒙古興安盟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