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單向街”書店暫別讀者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7-18  內容來源: 北京衛視

 

最後一天 你會來嗎?

華燈初上,晚風宜人。兩百米外,廣場上蕭敬騰演唱會,熱氣騰騰,high翻全場。許知遠獨自坐在書店露臺的一角,不時與來來往往的讀者打著招呼,就像主人在自家客廳裏迎接多年老友,無須過多言語,只為填補陌生人間“沉默”的空白。

“平常我老坐在這個座位上,一個人喝酒,看書。”一襲棉布黑色襯衣,他的身影完全融化在黑夜裏,但臉上卻是明亮的,“當然每離開一個地方都會有感傷。”此刻,望著朝陽公園的一灣湖水,三年來的記憶或許正在慢慢滑過他的腦際。

一週前,台灣作家舒國治來單向街沙龍和讀者交流,聽説這家書店由於租金高漲即將搬家,在留言本上默默留下這樣幾個字,“好書店,不畏流浪。”許知遠很喜歡這句話,“好的書店是一種精神氣質,不是靠物理地點來形成的,我相信我們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越來越強大。”

夜裏11點,所有的商鋪已經打烊,演唱會也早已散去,但是單向街圖書館,卻是燈火通明,這裡將通宵營業,紅酒、咖啡、音樂、詩歌……屬於這裡,直到黎明來臨。正如一位讀者在留言中寫的,“山高水長,世事緣長。”

搬走嘉賓沙發,露出磨花的地面。

打包上千本書,裝不下露臺的風景。

告別藍港陪伴三年裏最美好的時光,如果能像昨天一樣。

看書,咖啡,講座,觀影,讀詩,彈唱,啤酒。

最後一天,你會來嗎?

36小時,不瞌睡,不打烊。

圖書滿場八折,店內部分物品將低價出售。

這則極具創意的文案是單向街圖書館搬家前最後一次向讀者的邀約,“7月14號晚,單向街通宵營業,歡迎朋友們回家。徵集屬於你的單向街時間,如果你有一把吉他,一本詩集,一張CD,一部好片,一位好姑娘,請把她們帶回家。”

上週六下午,記者走進書店第一感覺就是人出奇的多,店員也似乎比平日裏多了幾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歷任店員今天都“回家”了。他們很有創意地戴上了“一道杠”、“三道杠”的袖標,“沒什麼意思,就是好玩。”

一位姑娘告訴記者,自己是2009年單向街藍港店開業時的第一個店員,後來雖然從事別的工作,但也會經常回來看看,“單向街是一個你來了以後,就沒有辦法離開的地方。”

書店裏,讀者散落在各個角落,有的倚站在書架旁,有的席地而坐,捧著一本書,陽光灑在樓梯拐角,雖然擁擠卻不覺得煩躁。有讀者,在書店門口留影留念,除了全場八折售書,很多物品包括沙發、桌椅等小物件都將低價出售給讀者。

一個女孩,抱著一盆水養植物,兩個咖啡杯放在收銀臺上,“這個也可以賣嗎?”店員笑瞇瞇地盯著,透明玻璃缸裏,那顆正在發著新葉的橡皮樹,根部正在水裏順暢地呼吸,“你可以帶回去幫我們養兩個月,新店開張的時候再帶來哦。”

據悉,店裏除了圖書以外,很多東西也早就被預訂一空,“比如沙發,有些讀者,因為來店裏總是坐那個沙發,很有感情,所以這次就直接搬回家了。”店裏一些可愛的小物件也很有意思,一隻小兔子旁邊寫著,“如果,愛我,請帶我走。10元。”

再見 蘇絲黃

二樓的咖啡茶座,和往常一樣,三三兩兩地坐著讀書、發呆的人群,過去三年,在這個地方,每個週末都有各種文化沙龍,這也是單向街最引以為傲的地方。

下午三點,沙龍如約而至,這是單向街藍港店的最後一場——“再見,蘇絲黃”。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書店創始人之一于威意外也參加這場討論。2006年《蘇絲黃的世界》出版,那時的單向街躲在圓明園東門的院子裏曬著太陽,2012年《再見,蘇絲黃》,單向街即將告別陪伴三年的藍色港灣。

説句實在話,讀者都知道這個狹窄的空間條件並不是很好,人一多空調就失靈,一架舊式老風扇吃力地轉著,好像怎麼樣用力也無法將炎熱驅散,但是這並不影響大家對這裡的熱愛。

郭佔倉是單向街的鐵桿粉絲,他説,每一次來書店幾乎都是衝著活動來的。他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來單向街是因為一部電影《再見,烏托邦》,那是2009年的10月31日,那年北京的冬天來得很早,天氣特別冷,因為第二天北京就下雪了。導演是穿著棉襖來的,那是一部有關搖滾樂的片子,現場很high,氣氛熱烈。

三年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沒有百場,幾十場是有的。那些來過的人、説過的話都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陳丹青、吳思和張鳴的一次沙龍,受益匪淺。另外還有朱天文和舒國治,還有張大春,他講小説的技藝,我從來沒見過誰像他那麼能‘扯’的。”

“我無法確切區分此前的人生和此後的人生。可確實不一樣了,差別就在那裏。”他説,“這家書店對於我的意義,我只能説,它完全是另外一個世界,打開眼睛讓你看到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更自由的世界。”

為什麼要在最後一天來書店看看,一位讀者説,“這種感覺很奇怪,我們中國人的這種儀式感是與生俱來的,如果你內心是真的很喜歡一件事情,那麼你自己會對這個東西有所認同,有的時候這種儀式感會讓你的心裏有一種安穩的感覺。”

未來,單向街搬到朝陽大悅城,雖然有些遠,很多讀者表示還是會一如既往地追隨。許知遠透露,股東們近日面試一些新的年輕人,其中包括招聘運營總監的職位,未來單向街會堅持以往的精神氣質,還會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讓作家客串一天店員,“我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

  為了“單向街” 一夜無眠

隨著夜色漸深,書店裏人越來越多,來自四面八方的讀者自發聚集起來,在店員小飛的組織下,開始了一個“非正式的晚會”。沒有舞臺背景,權且將“橄欖樹”抬到正中。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在大樹底下,彈起了吉他,唱著歌……美好原來是如此簡單。

于威在開場中代表單向街書店向讀者承諾,單向街一定不會消失,“沒有想到,三年之後,我們又要去流浪,今天來了這麼多人,我很感動,不論在北京的哪個角落,我們都會把它一直辦下去。”

她宣佈,9月28日單向街書店將在朝陽大悅城重新開張,“未來的單向街是一個煥然一新的樣子,我們會保留單向街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但我們會做更多讓大家感興趣的事情。今天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這麼晚還來參加我們這個暫別party,大家心裏有一些東西是一樣的,我們不希望消失的東西是什麼?” ——她停頓片刻,將問題拋給“害羞”不肯上臺的許知遠來回答。

在一陣笑聲伴隨的掌聲中,許知遠走上臺來,他説,單向街做過很多文化沙龍,但是今天卻是一個自發的告別活動。他引用了一首波蘭詩人米沃什的詩《坦白》來表達自己想説的話,“……有缺點並且自知。渴望偉大,能夠認出偉大,無論它在哪,但還不完全,只是部分,有眼光,我知道為我這樣的小人物剩下了什麼:短暫希望的盛宴,高傲者的集會,駝背人的比賽,還有文學。”

接下來,單向街的店員以及老朋友陸續登場,老齊,是一位普通的讀者,但是他在過去七年中風雨無阻地用圖片或影像的方式幾乎記錄了單向街每一次沙龍,追隨了單向街這麼多年,他説,“這個夜晚大家不像想像中那麼傷感,只是對這個地方有些懷念,圓明園很好,從圓明園到藍色港灣,大家覺得也挺好,未來會更美好。”

在接下來的近兩個小時中,店員、讀者自發上場,詩歌、音樂……店員小飛作為主持人一路插科打諢,一曲《不要告別》唱得既輕鬆,又深情款款,這首由三毛填詞、逸之青作曲的作品,被當年台灣的一代偶像劉文正演唱得催人淚下。此情此景下的再次演繹,讓人回味無窮,“不要告別,在這燈火輝煌的夜裏,沒有人會流淚,淚流……”突然風格一轉,自己編起歌詞來,“再看一眼吧,明天就要打烊。再買一杯咖啡吧,比星巴克的好喝……”

微網志上,讀者們也以各種方式紀念這家書店的搬遷,淩晨快兩點,網友寫道,“藍色港灣單向街圖書館,剛買了幾本書,再見。” “在深夜依然可以靜心讀一本書,是這個書店的魅力吧。有人在這裡尋知己,有人在這裡談情説愛,有人在這裡單純是因為夢想和歸宿:謝謝在喧囂的時代單向街給我們的。朝北大悅城店,等著我哈——九月。”

稿件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晴天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