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驚蟄話養生 居家也鍛鍊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4-03-06  內容來源: 上海東方高清

驚蟄民俗早知道

驚蟄之時,民間素有吃梨的習俗。梨和“離”諧音,一説與小蟲分離,一説是要讓病痛遠離身體。

驚蟄雷動,蟲蟻開始活動,逐漸遍及田園、家中,或滋擾生活,或殃害莊稼,因此驚蟄期間,各地民間均有不同的“除蟲儀式”。

據清光緒元年《曲江縣誌》載曰:“驚蟄日,撒石灰于壁間,以壓蟻,炒米粒果而食。”

閩西古汀州地區的客家人,則會在驚蟄這一天,煮帶皮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這和《曲江縣誌》裏的“炒米粒果”都是一個意思,以米粒果、芋子等象徵“蟲子”、“毛蟲”。男女老少爭相搶食,謂之“吃蟲”,寓意人畜無病無災,莊稼不生害蟲。

驚蟄過後的農曆十五,乃是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舊俗這一天,家家都要祭祀花神,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幽人韻士,賦詩唱和。姑娘們則把紅紙粘在花枝上,稱之為“賞紅”,以求今歲月圓花好。

兩大佛教法會,也都集中在這個月舉行,一為農曆二月十五的釋迦牟尼涅槃日,一為農曆二月十九的觀音菩薩生日。據《帝京歲時紀勝》所載, 觀音大士二月十九日誕辰,六月十九日登蓮臺,九月十九日傳道妙。有善信奉大悲咒戒葷酒者,會于二、六、九食素三月。

驚蟄正值早春二月,草色遙看近卻無。此際“凍人不凍水”,人體汗毛眼初開,陽氣領先,人體跟不上陽氣升發的速度,反而擋不住些微春寒,感到上火牙疼、嘴唇乾裂、四肢寒涼,即所謂“乍暖還寒”,需要補補陽氣了。

從食療上來看,可以吃點韭菜、蒜苗、豆芽這些生發陽氣之物,甚至喝點高粱酒。冰糖蒸梨則有止咳化痰、滋陰清熱之效。

春季是流行病的多發期。 《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説,減少疾病發生的最好方法,就是保養好人體的正氣。比如注意通風、熱水泡腳。家裏老人常説“春捂秋凍”,確是一句至理名言。

雖然春天應該晚睡早起,最晚也不要晚于11點,避免陽氣受到寒氣的侵害。

驚蟄之時,還易出現肝不藏魂、肝胃不和等症,最宜調節情志,把鬱悶的情緒疏解開,注意飲食有節,吃一些菠菜、鴨血、雞肝、龍眼肉等補血補肝。

 

責任編輯: 劉璟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