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抵達聖彼得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9-05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題:習近平今將亮相G20峰會 “中國主張”引世界聆聽

記者 馬學玲

今起,備受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將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啟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首次亮相這一國際舞臺,引各方關注。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敘利亞問題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此次峰會被寄予期待,其中,不可或缺的中國角色成為世界目光匯聚焦點,“中國主張”更是引發各界期待。

習近平首次亮相G20峰會 “中國主張”備受關注

3日上午,習近平展開任內第三次外訪。根據安排,他將訪問土庫曼、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四國,並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其中,9月5日至6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G20峰會無疑是此訪重頭戲。習近平將在峰會上發表講話,這將是他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後首次亮相這一國際峰會,也是他在不到半年時間裏再度赴俄,引發各方關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一些輿論“唱衰”中國經濟的背景下,習近平的講話將成為此次峰會一大看點,尤其是他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闡述。

“G20峰會是一個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論壇,這是其基本功能,因此,習近平的講話應該聚焦經濟方面,重點是向外界宣示中國經濟情況,以及中國政府如何看待這一現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分析。

正如習近平日前接受土庫曼、俄羅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五國媒體聯合採訪時所述,此次峰會是在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的背景下,世界主要經濟體領導人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

與會期間,除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經濟發展形勢之外,習近平還將與其他國家領導人一道,共商推動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大計,探討如何進一步改善全球治理,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趨合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當今嚴峻的經濟形勢,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期待中國在這新一輪挑戰之中採取有力措施,使經濟向一個較好的方向發展。

在全球經濟面臨巨大壓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也在放緩。分析認為,習近平此行將明確中國在當前形勢下承擔的責任,對於外界了解中國政策、推進國際合作、穩定國際金融體系有著重大意義。

20國領導人會診世界經濟 “中國力量”不可或缺

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機制,二十國集團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危機所反映出的深層次矛盾、結構性問題至今沒有消除的背景下,此次峰會被寄予期待。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日前在G20峰會中俄媒體吹風會上分析了全球經濟面臨的三大挑戰:一是美聯儲宣佈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世界金融市場不穩定;二是歐債危機持續,儘管已走出衰退,但結構性深層次問題並未解決;三是西方國家退出量化寬鬆,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貨幣流出、本幣面臨貶值危險。

輿論認為,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外溢影響很可能成為最主要議題,各國將著重探討如何應對發達經濟體貨幣收緊。此外,在全球經濟分化加劇、日益呈現“雙速復蘇”格局的大背景下,經濟增長問題依舊是各國領導人非常關心的話題。

毫無疑問,有關提振全球經濟的話題必將成本次峰會焦點。在世界經濟增長依然脆弱的背景下,儘管遭受一些“雜音”干擾,但穩中求進的中國經濟正越來越為世界所期待。

金燦榮分析指出,正處“病後恢復期”的世界經濟需要信心,作為世界經濟兩大引擎之一,中國經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他説,習近平借這個場合,讓世界正確看待中國經濟,這對整個世界經濟的穩定是有好處的。

他進一步解釋説,“中國經濟有意為之的適度降速,會換來一個比較長期的穩定增長,這不僅對中國好,對世界經濟也是福音。”

“對世界經濟而言,一個經濟運作更穩健、增長品質更高、增長前景更可持續的中國顯然是利好的。”習近平在接受五國媒體採訪時指出,我們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正面外溢效應。

與會期間,習近平將繼續與其他國家領導人一道,探討進一步改善全球治理,特別是加大力度,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進行進一步改革,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趨合理、更加有效。毫無疑問,在這場對世界經濟的會診之中,中國力量不可或缺,正發揮越來越關鍵的作用。

敘利亞問題等會外議題搶眼 “中國角色”引發期待

連日來,美國可能對敘利亞動武的消息牽動各方神經。輿論認為,這為本次峰會蒙上陰影,也讓人們擔心峰會將偏離經濟議題。此外,因斯諾登事件引發的俄美外交博弈,也或在一定程度上“攪局”此次峰會。

對此,儘管美國官員已否認將敘利亞局勢列入本次峰會議程,但俄羅斯官員仍擔心,這個不參加峰會的國家面臨的危機將沖淡本次峰會經濟議題。

“G20峰會本是經濟會議,但在現實世界中,政治經濟是攪在一起的,難以切割,特別是當下持續發酵的敘利亞問題,我想此次峰會大概沒法回避這一問題。”金燦榮認為,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談中,敘利亞問題一定會被涉及,尤其是俄美元首之間。

“我希望俄美能達成某種妥協,最好將該問題放在政治解決的框架之中,這會讓世界放心一點,因為如果兩個超級大國‘撞’一塊去,那對大家都是災難。”金燦榮説。

在金燦榮看來,中國代表團可能也得考慮這個問題,因為除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之外,習近平很可能將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屆時,預計這兩位總統都將向習近平爭取支援。

“我們與美國談敘利亞問題,立場要有差別,具體而言,就是表明立場,保留分歧,求同存異。”在金燦榮看來,習近平若與奧巴馬會面,談判應會超越敘利亞問題,雙方料將更多關注經濟合作相關話題。

作為一個多邊外交舞臺,G20峰會上的領導人會晤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國元首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除一波三折的俄美元首會晤之外,這將是因領土及歷史認識問題陷入對立的日本與中韓首腦首次出席同一國際會議。

本次峰會召開之際,日方頻頻顯出所謂對話姿態,甚至謀求與中國領導人“站立交談”。對此,金燦榮指出,日本現在有一個矛盾,自己犯了錯,但不糾正錯誤,而是想辦法讓大家趕快忘掉這個錯,這不符合邏輯。受訪專家多表示,除非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能有所糾正,否則中日關係很難有進展。

峰會外交歷來是“多邊搭臺、雙邊唱戲”,在二十國集團這一涵蓋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等多種因素的平臺上,習近平將如何在雙邊場合闡述中國主張、斡旋國際局勢,令人期待。(完)

 

責任編輯: 晴天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