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立秋節氣話養生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8-07  內容來源: 上海東方衛視

立秋節氣話養生

農曆書:“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説:“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因此秋季養生,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説,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夏秋之交,晝夜溫差大,氣溫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針對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飲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禦寒。

一、精神調養:悶熱別煩躁天涼莫悲秋

初秋免不了出現“秋老虎”的炎熱天氣,這種氣溫高、濕度大的“桑拿天”最容易令人心情煩躁,應積極防範“情緒中暑”。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如果人體違逆了秋季收斂之氣,就要傷害肺氣。秋季傷害了肺氣,到了冬季,就要發生飧泄的病變,這是因為人在秋季養“收氣”不足,到冬季奉養“藏氣”力量不夠的緣故。中午天熱的時候應減少外出,可以喝點清涼解暑的綠豆湯,遇事保持心平氣和,少生閒氣。

二、起居調養:早臥早起,初秋少吹空調防“陰暑”,薄衣禦秋寒保暖不能忘

夏秋之交是最難選擇衣物的時候: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因秋氣燥,從五行生旺推算,可知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都處於衰弱階段。所以要注意加強對這些器官的保養。此時人們最容易患陰暑的病症。由於此時已有習習的涼風,不像夏天那樣總是又熱又悶,所以人們往往會盡情享受這立秋後一絲涼意,結果卻使身體受涼而産生高溫頭痛的病症。

夏季高溫時,許多家庭整晚開著空調睡覺,而到了初秋,有些人還是保持著這個習慣。事實上,這個季節晚上的氣溫往往偏低,這樣做很容易感冒。人們都知道天氣太熱時容易中暑,而這樣白天受熱晚上又突然受寒,也會中“陰暑”,患者會有身熱頭痛、無汗惡寒、關節酸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此外,冷風太久吹在熟睡者頭面部,很容易引發面癱。“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不少面癱患者,一般都是由於晚上睡覺不注意引起的。”專家提醒,初秋晚上睡覺時不要再吹空調、電扇,也不宜對著門窗睡,避免受到冷風侵襲,最好加條毯子或薄被。

有些人稍見天有些變冷,就急忙捂得嚴嚴實實的,結果反而“捂”出火來。其實,民間流傳的“春捂秋凍”的説法有一些道理,適當“秋凍”,更有利於增強自身對寒冷的適應能力。“秋凍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夏秋之交,更要注意保暖。”初秋天氣畢竟不同於夏天,氣溫會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中醫專家建議,這個季節,白天可以穿薄一些,但要準備一件稍厚的外套,早晚穿著,以免受風寒。

立秋之際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做到“早臥早起”,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另外,晝短夜長,天氣又涼爽,人們往往比較貪睡,睡多了情緒會變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會讓人情緒飽滿。此節氣多加強夜裏的睡眠時間以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養收之道”的養生原則。

三、飲食調養:少辛增酸,宜食麻等柔潤物以潤其燥,禁寒飲

《素問·臟氣法時論》説:“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説。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飲膳正要》説:“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總之,秋季時節,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養肝氣,禁冷飲及穿寒濕內衣。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鳳梨、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為什麼人們都容易在夏天鬧肚子?其實從中醫來説,原因不完全是細菌和病毒,而是因為陽氣都跑外面來了,身體裏面是最弱的。”專家介紹説,中醫認為至虛之處必是致病之所。秋風一起,人的氣血開始從外面向裏面走。到冬天,人的氣血都藏到裏面了,而外面不足,就容易感冒了。同時脾也是這個季節最脆弱的臟器,在這個季節最容易發生脾病。

專家表示,初秋時節,仍然是濕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此季的飲食原則是清淡,少油膩,應“溫暖,不大飽,時時進之……其于肥膩當戒”。也就是説,這段時間的飲食要稍熱一點,不要太寒涼;但也不要吃得太多,在次數上可稍多一些。《素問·臟氣法時論》説:“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減辛增酸”,即少吃蔥、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因為肺氣太盛可損傷肝的功能;多吃酸性食品(肝五味主酸)以增強肝臟的功能,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陽桃、柚子、檸檬、山楂等。

四、運動調養:鍛鍊有節制練功養肺氣

進入秋季,氣溫下降會使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均受到抑制,內分泌紊亂,造成情緒低落。這時做好心理調節很重要,積極參加運動是不錯的方法,慢跑、散步都可以讓心情開朗起來。立秋後的早晨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不冷不熱,氣溫宜人;天高氣爽,使人精神爽快。在秋天“養收”的時候,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尤其是老人、小兒和體質虛弱者。

給大家介紹一種秋季養生功,即《道臧·玉軸經》所載“秋季吐納健身法”,具體做法:清晨洗漱後,于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6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裏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並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吸氣時,舌舔上腭,用鼻吸氣,用意送至丹田。再將氣慢慢從口中呼出,呼氣時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聲。如此反覆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裏的肺臟與秋季相應,秋季宜注意保養肺臟,而常練六字訣裏的“口四”字功,有助於養肺氣。秋季若常練此功,可治痰多氣壅、口乾咽痛。另外,秋天宜練健鼻功。肺開竅于鼻,鼻的通氣功能受到影響,則將嚴重影響肺臟。健鼻功方法是用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在有熱感時,用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著,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至20次(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0.5釐米,當鼻唇溝中)。每天搓鼻3至4次,可大大加強鼻的耐寒能力,亦能治療傷風、鼻塞不通。

 

責任編輯: 劉璟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