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糖精棗” 水果攤主來支招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9-25  內容來源: 上海東方衛視


一燙一泡兩道工序後,青棗變紅了。
 

藍色快報訊(通訊員 林宏 吳磊 記者 張志強 見習記者 葛飛) 因懷疑當前市場上銷售的部分紅棗是加工催熟的大棗 ,棲霞市工商局通過明察暗訪等方式,終於在9月2日查獲一生棗加工窩點 ,現場查扣生大棗 17箱,沒收加工工具一宗。

近日,據消費者反映,在市場上購買的熟大棗吃起來香甜可口,但吃後發澀微苦,疑是經過加工催熟的大棗 。棲霞市工商局接到舉報後,立即組織力量對市場上銷售的大棗進行調查,通過明察暗訪、消費跟蹤的方式,于9月2日在轄區一平房內查獲一生棗加工窩點。

根據暗訪的結果,棲霞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于上週末來到轄區內一平房,發現平房內放置著17箱生棗和加工生棗的大鍋。工作人員經過仔細詢問後確定,此平房正是將生棗進行催熟的作坊。在這裡,未成熟的青棗經過下鍋燙、甜蜜素泡兩道化學工序處理後,搖身一變,成了顏色鮮艷的紅棗。工商部門還了解到,此加工窩點所催熟的紅棗加工完畢後被送往冷庫,直接銷往本地市場。

隨後,棲霞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此生棗加工窩點進行了查封,查扣生大棗17箱,沒收加工工具一宗,並對加工者進行了説服教育,責令其停止生産。

據工商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青棗看起來沒有成熟,不受消費者歡迎,所以有人便想出了把青棗催熟的辦法。經過催熟,青棗不僅看起來鮮紅、飽滿,而且吃起來香甜可口,所以深受青睞。除此之外,催熟後的紅棗價格也相對較高,能獲得更加豐厚的利潤。但此類經催熟的大棗不僅口感不自然,容易變質腐爛,而且若甜蜜素添加過量的話,還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目前大棗還未到大規模成熟期,請謹慎購買。如果遇到“催熟棗”,消費者可以撥打12315投訴舉報。

連結

如何選紅棗,給您支幾招

1 看顏色。自然成熟的大棗色澤鮮亮且顏色不均,而處理過的大棗往往表面全紅,色澤不鮮艷且品質差。

2 看口感。處理過的大棗吃起來過甜,甚至發苦,而且棗皮和棗肉的味道不一,自然成熟的大棗則內外甜度一致。

3 看是否新鮮。處理過的棗,細胞會被破壞 ,特別容易腐爛,自然成熟的棗看起來會新鮮一些。

小資料

甜蜜素的危害真不小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食品,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青棗被燙後,表層的活力就會被破壞 ,容易腐爛和滋生細菌。食用這種棗,會出現拉肚子等身體不適的情況。

提醒

擔心吃到"化粧水果",你就這麼選

荔枝:噴酸變鮮

手段:荔枝保存時間短,商販往往會買半熟甚至生荔枝,用稀釋過的鹽酸浸泡。

識別時注意三點。一摸:摸催熟荔枝手會覺得潮熱,甚至有燒手的感覺。二聞:自然成熟的荔枝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催熟荔枝聞起來氣味有點酸 。三看:鮮荔枝一般需低溫冷藏保存,如果荔枝被商販隨便放在盒子裏,大多有問題。

西瓜:打針變甜

手段:給半生不熟的西瓜從瓜蒂處注入色素、糖精水,瓜瓤就變紅,吃起來很甜。

識別時注意三點。一拍:打過針的西瓜拍打時聲音不脆亮。二看:自然熟的西瓜籽是黑色的,很飽滿。打過針的西瓜籽一般小且白。三嘗:打過針的西瓜甜味不均勻,往往靠近瓜蒂部位甜度較濃,遠離瓜蒂部位甜度差得多。

香蕉:灑藥變黃

手段:七分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層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劑,一兩天香蕉全變成了色黃鮮嫩的上品。或在裝香蕉的箱子裏注入甲醛氣體,幾天工夫香蕉就變黃。

識別時注意三點 。一看:催熟的香蕉表皮一般不會有香蕉熟透的標誌——“梅花點”。二聞:催熟的香蕉聞起來有化學藥品的味道。三嘗:自然熟的香蕉熟得均勻,催熟的香蕉芯則是硬的。

橙子:上色變紅

手段:把長有黴斑的橙子清洗乾淨、晾幹,然後用石蠟給橙子打蠟上色。這樣,橙子轉眼間變得又紅又亮。

識別時注意兩點。一看:進口橙子錶皮的皮孔比較多,摸起來較為粗糙,而假橙子錶面的皮孔比較少,摸起來相對光滑些。二擦:假冒的進口橙子用紙擦,紙的顏色會變紅,這是因為在處理過程中加入了色素。

 

責任編輯: 晴天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