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萬象

蜱蟲叮咬致病與新病毒感染有關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0-10-10

視頻播放位置

 
蜱蟲叮咬致病與新病毒感染有關
 

中國網路電視臺綜合消息: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相繼發現一些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感染性疾病病例。疾病主要傳播途徑為蜱蟲叮咬。衛生部9日指出,初步認定疾病與一種新亞型布尼亞病毒有關。

河南、湖北、山東、安徽等省近年相繼發現並報告一些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數重症患者可因多臟器損害,救治無效死亡。為確定該類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有關省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與病原學研究。2010年5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兩省的部分地區啟動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例監測工作。經檢測,發現兩省報告的大部分病例標本中存在一種屬於布尼亞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並初步認定檢測發現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病例與該新病毒感染有關。

針對新亞型布尼亞病毒感染疾病,衛生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導臨床醫生和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做好對該病的診斷、報告、治療、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測、疫情防控和公眾健康教育等工作。

防治指南中指出,新發現的病毒屬於布尼亞病毒科白蛉病毒屬。布尼亞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熱、乙醚、去氧膽酸鈉和常用消毒劑及紫外線照射等迅速滅活。

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東、安徽、遼寧、江蘇等省發現病例,病例主要分佈在以上省份的山區和丘陵地帶的農村,呈高度散發。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區生活、生産的居民和勞動者以及赴該類地區戶外活動的旅遊者感染風險較高。

這一病毒的傳播途徑尚不確定,但已從病例發現地區的蜱中分離到該病毒。部分病例發病前有明確的蜱叮咬史。尚未發現人傳人的證據。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傳染性。

防治指南還就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診斷治療和報告、實驗室檢測、流行病學調查、預防控制措施等做了詳細規定和説明。




責任編輯: 蘭少賡視頻來源: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