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傷胃的壞習慣
發佈時間: 2015-02-16 12:58:21 | 來源: 遼寧高清 | | 責任編輯: 吳愛鳳
謹防傷胃的壞習慣
養生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想要健康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必不可少,你知道平時生活中有哪些健康小常識嗎?飯後哪些壞習慣容易引發胃炎呢?養胃的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更多關於健康的小知識吧!
不良習慣1:飯後放鬆褲帶
很多人吃飯過量後就會感到非常的撐,這時有很多人喜歡松松褲腰帶,雖然這樣會讓你的肚子變得很舒服,但是會給你的腹腔造成很大的傷害,從而引起胃部下垂。長期這樣很容易會患胃下垂的。
不良習慣2:飯後散步
飯後"百步走",非但不能活"九十九",還會因為運動量的增加,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心臟功能減退、血管硬化,餐後散步多會出現血壓下降等現象。
不良習慣3:飯後吸煙
飯後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迴圈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不良習慣4:飯後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在飯後吃些水果,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你知道嗎當食物進入胃部以後,它需要經過1~2小時的時間來消化,如果你在飯後立即吃水果,就會被你先前吃的食物阻擋住,從而導致水果不能夠正常地消化。長此以往,就會引起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
不良習慣5:飯後飲濃茶
飯後喝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沒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鞣酸結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澱物,影響蛋白質的吸收。茶葉還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長期如此甚至能夠引發缺鐵性貧血。
不良習慣6:飯後洗澡
民間有句俗話叫“飽洗澡餓剃頭”,這也是一種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便會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引起消化不良。
不良習慣7:飯後唱卡拉OK
民間還有句俗話叫“飽吹餓唱”,這句話是正確的。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
養胃的方法
第一招:脾胃關係,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和胃是人體裏面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們的關係非常密切。胃主要受納、脾主運化,二者之間相互協調,分工明確,一起來完成消化的功能,因此中醫又稱脾和胃為“後天之本”。
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經胃初步消化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
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説。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
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水谷入胃。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後,下送于脾,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
第二招:脾胃同治,抓住方法解決問題
脾主運化,當脾出現問題時,造成胃部消化後的營養物質不能運輸到身體各部,同時也不能反補營養給胃,脾病造成機體主症有:胃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胃主受納,當胃出現問題時,容易出現脘痛,嘔吐,噯氣,呃逆等症狀。
由此可見,脾胃病的症狀基本都是同時出現的,這也是我們平常“胃痛醫胃”難以解決問題的所在。
中醫理論認為胃病屬於脾胃病的範疇,在治療胃病的同時也要解決脾病,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慢性胃炎多屬脾虛,重在調理
出現上腹部不適、飽脹、隱隱痛、燒灼感,多數進食後症狀較為嚴重,其次就是食欲下降,噯氣、反酸、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一般以上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通過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後,則可診斷為"慢性胃炎"。
減少慢性胃炎的發生主要在於"防",因為該病主要由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太多生冷的食物,精神壓力大等眾多因素造成,而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脾虛",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胃部出現症狀。
慢性胃炎主要特徵是“反覆發作”,在治療過程中重在調理,在治療過程中藥物選擇方面常採用具有“治養結合”功能的藥物來防止復發,同時也要養成按照療程服用習慣,減低慢性胃炎的反覆發作。
第四招:運動養生方式幫你養胃護胃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腿腳運動養生方式。有研究表明,經常活動腳趾可以健胃消食,起到養胃護胃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放鬆站立,十趾緊抓地面。兩分鐘後慢慢放鬆,反覆數次。這樣能對足底、趾間穴位形成鬆緊交替刺激。還可以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或在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恒,胃腸功能就會逐漸增強。
除了簡單地活動腳趾外,也可以在洗完腳後自我按摩腳趾。同時可以順手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一遍,效果會更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動腳鍛鍊,不用刻意講究章法,力度以能夠承受為宜,按後覺得舒服即可,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
第五招:胃痛胃脹,分清症狀恰當用藥
(1) 肝胃不和
症狀:胃脹痛、噯氣頻繁,反酸、舌質紅、舌苔白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2) 脾胃濕熱
症狀:胃痛、口乾苦、食欲差、便溏(稀便)、舌紅、苔黃膩
治法:清熱化濕,和中醒脾
(3)脾胃虛弱
症狀:胃脹、餐後明顯,或隱隱作痛,食欲差,便溏,疲倦乏力,舌質淡或有齒印,舌苔白
治法:健脾益氣,行氣止痛
總結:通過上文的簡要介紹,相信大家應該對日常生活的小常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飯後有很多的小習慣一定要注意,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這些小細節,一定會對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哦。
責任編輯: 吳愛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