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水脈》第四集:告別家園
發佈時間: 2014-10-20 09:57:51 | 來源: CNTV | | 責任編輯: 楊掬
2011年5月30日,在河南淅川縣倉房鎮胡坡村,鄉村教師王品蘭在胡坡村張灣小學給學生們上了最後一堂課。
一向不愛打扮的她,戴上了擱置已久的假發。
作為鄉村教師的王品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庫區移民。
十天后,胡坡村將有165戶648口人搬遷到500多公里外的河南輝縣,原本堅強的她,在課堂上最終沒有忍住內心的陣陣酸楚。但是,除了離別的傷痛,王品蘭最大的擔憂就是搬遷到了輝縣那邊,自己還能不能當一名代課教師。她真的很怕今天的這最後一課,會成為她教師生涯中的最後一課。
南水北調工程僅丹江口庫區移民就有34.5萬人,移民大軍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咿呀學語的孩童;身強力壯的中年漢子,剛剛過門的小媳婦。有在水上漂泊半生的船夫,也有一輩子面朝黃土的農民。他們將告別故鄉,然後在陌生的土地上開始新的生活。
即將到來的大遷徙,在與丹江口水庫咫尺之遙的河南省淅川縣劉樓村激起了波瀾,這裡的村民將遷移到60多公里外的鄧州市裴營鎮。雖然距離並不算遠,但舉家遷居到一個環境生疏的地方,意味著將失去多年來靠辛勤打拼和苦苦積累才擁有的一切,劉樓村是庫區少有的富裕村,這些年通過水産養殖和多种經營,鄉親們光在信用社裏的存款就有1000多萬,很多村民堅決不願意搬遷。
不願意搬遷的劉樓村人,找到了一個可以擺上桌面的理由——鄧州裴營鎮的土質不好。他們要求改變搬遷方案,否則就不離開劉樓村。而在同是淅川縣的沿江村,村民吳德功因為水庫擴容已經先後三次遠赴他鄉,面對未來,他進退兩難。移民張永剛的父親張朝生,內心也經歷著煎熬,家移民搬遷後,世世代代遺留下的祖墳怎麼辦?
南水北調工程移民在國際上有個專用名詞叫——“非自願移民”。世界銀行非自願移民的業務手冊上,寫著這樣一句話:“過去的經驗表明,發展項目中的非自願移民,不僅沒有緩解,反而常常加大了嚴重的經濟、社會和環境風險。”
1988年,印度開始興建138米高的撒多撒羅瓦大壩,這是訥爾默達河谷工程中的一座多功能巨型水壩。工程的設計者誇耀説,訥爾默達河谷工程是人類歷史上所能構想出的最豪邁的河谷工程——它將重組訥爾默達河及其41條支流,把這些河流變成一系列階梯式的水庫。
然而,撒多撒羅瓦大壩卻沒有成為現代文明的豐碑。
大壩導致8萬5千戶家庭、大約50萬人被迫搬離家園。由搬遷安置所引發的矛盾與衝突伴隨著工程建設的整個過程,很多移民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始終流離失所。 1995年,印度最高法院勒令大壩停工。撒多撒羅瓦大壩連同那個夢想中無比恢宏的訥爾默達河谷工程,無限期停滯。
而在中國,從2010年到2011年,在兩年時間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將完成丹江口庫區34.5萬人的搬遷安置。 這相當於每年遷移、安置一座小城市的人口,其強度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短期內搬遷安置30多萬人,並避免由此引發的經濟、社會風險——這無疑是空前嚴峻的考驗。
本集重點講述南水北調工程中的移民搬遷過程與故事。通過一個個普通移民動人故事,反映了庫區移民為了國家利益舍小家、顧大家的崇高精神,也反映了黨和政府為了充分保障移民利益,做了大量週到細緻的工作,使30多萬移民順利搬遷。搬遷方案設計之科學、實施之人性,得到了世界移民專家的高度肯定。
責任編輯: 楊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