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景德鎮南窯發現唐代最長龍窯遺跡 長達78.8米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2-10  內容來源: 遼寧衛視

景德鎮南窯發現唐代最長龍窯遺跡 長達78.8米

2013年12月9日消息,“景德鎮樂平接渡鎮南窯考古發現唐代最長龍窯遺跡,是景德鎮境內目前已知最早的窯業遺存,瓷都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具有正史補史的作用,為探討景德鎮早期的陶瓷歷史、探索景德鎮的窯業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業和青釉瓷器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9日,在江西樂平市召開的景德鎮唐代南窯遺址考古成果發佈會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文江如是告訴記者。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此次考古研究表明,南窯始燒于中唐,興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景德鎮最早的窯業遺存是十世紀晚唐五代時期生産青瓷和白瓷的窯業遺存。

據參與考古的專家介紹,在南窯窯山北部散佈大量窯具和瓷器殘片,東西最寬200米、南北最長153米,地表可見13條明顯隆起的脊狀堆積,勘探得知在兩條隆起的脊狀堆積之間的低窪處分佈一龍窯遺跡,總計有12條,由中心最高點向東、北、西呈扇形分佈。

在南窯村窯山東南部全面揭露一條長達78.8米龍窯遺跡,該龍窯是迄今為止考古揭露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跡,是目前景德鎮地區發現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窯爐遺跡,龍窯遺跡的發現填補了景德鎮瓷器燒造窯爐形制最早形態的空白。

張文江説,“窯室內多處部位保留排列整齊的原始狀態的裝燒坯件的支座,對於了解當時龍窯的裝窯量提供了重要資料,為研究南窯的生産流程、窯爐砌造技術、探索南窯的燒造工藝和當時的社會經濟史提供了依據。”

尤為獨特的是:疊壓在該龍窯下面的另外一條龍窯,在窯床中段使用了方形減火坑的技術手法,這是以往龍窯遺跡中所不見的。

南窯所燒瓷器釉色種類較多,有青釉瓷、醬黑釉瓷、青釉褐斑瓷、青釉褐色彩繪瓷以及素胎器,以青釉瓷器為主。值得關注的是青釉、醬黑釉腰鼓和器形碩大的大碗器,彰顯了唐代贛鄱與西域地區文化交流頻繁的史實。

窯具有支座、匣缽、匣缽蓋、間隔具、火照、利頭、印模等。産品的燒造採用龍窯進行,器物的裝燒多數採用瓷泥襯塊間隔明火疊燒、襯塊間隔明火套燒,少量高檔産品諸如內、外壁滿釉的青釉玉璧底碗、盤採用匣缽單件或者匣缽多件疊燒。

“這些對研究唐代青瓷窯場的窯位區分和器物裝燒工藝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南方地區燒瓷窯爐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張文江説。

窯址文化堆積厚,達1─3米,堆積最深超過5米,規模宏大,分佈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保存規模之巨大、完好在江西省境內同類窯址中罕見。

南窯遺址的遺存豐富,包含了取土的白土塘、運輸原料的江湖塘、溪坑、碼頭、陳腐池以及燒造産品的窯爐等反映制瓷工藝流程的作坊遺跡,這些遺跡保存較好,連成一片,佈局井然有序,無論從整體規模還是制瓷工藝流程等方面能夠再現和復原了南窯唐代制瓷的真實面貌,這在以往景德鎮古代瓷窯遺址考古發掘資料中是不多見的,在南方地區也是罕見的,為研究唐代南窯的制瓷技術提供了實物資料。

已經揭露的10個灰坑、1條道路以及1條灰溝等較為豐富的遺跡,為全面揭示南窯文化內涵,科學探明窯址內各個功能區的位置、佈局形態以及演變方式和特徵,為揭示古代手工業生産、社會組織、觀念形態以及其所處的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狀況提供新資料。

南窯地處樂安河中游,頻臨鄱陽湖東岸,處在古代中國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的中樞。

南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樂平市接渡鎮南窯村東北, 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樂樂平市博物館、廈門大學歷史學院、西北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文字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吳愛鳳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