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西漢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29  內容來源: cctv

 

西漢錯金銀雲紋銅犀尊

  銅犀尊為相當寫實的犀牛形象,頭部有雙角,耳小;足為三瓣蹄;眼睛以藍料鑲嵌,閃爍有光;尾夾于股間。犀牛頭部右側口邊有細管狀的流,器口開于背部,橢圓形,上覆素面活動銅蓋,可以啟閉。犀牛軀體不同部位施加各類花紋,以形成相異的質感。犀身主要部分遍飾精細的嵌金流雲紋,華美的紋飾既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又有助於表現犀皮粗糙厚重的質感,使紋飾與造型得到完美的結合。與商代的小臣艅犀尊相比,明顯地表現出製作時期的藝術工匠在寫實能力方面的巨大進步。

  該器對犀牛形象的刻畫極其逼真,肌體富於力感。在裝飾技法上,採用錯金銀技術,遍佈華麗的錯金銀雲紋,金、銀、銅三色交相輝映。然而,這件器物的鑄造年代,卻有戰國、秦、西漢三種看法。憨態可掬的犀牛昂首而望,似乎正在企盼專家們為它的年齡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錯金銀工藝在青銅飾件上的使用,始於春秋中期,盛行于戰國,西漢以後逐漸走向衰落。此種裝飾工藝通稱為“金銀錯”,又稱“錯金銀”。錯金銀工藝包括鑲嵌和錯兩種技術,鑲是把東西嵌進去或是在週邊加邊,嵌是把東西鑲在空隙裏,“錯”即用靨石加以磨錯使之光平,其工藝可謂精密細緻。

考古發現證明,犀牛曾廣泛生活在中國古代中南部地區。中國古代不僅有十分珍稀的野生犀牛,而且有豐富多彩的犀牛文化。犀牛皮質堅韌,春秋戰國時期被用於製作盔甲。作為一種重要的軍需,需求量非常巨大,因而導致大量的犀牛被捕殺,漢代開始業已只能從國外進口犀角了,進入唐宋,犀牛在中國已基本絕跡,明清時代的人已不知犀為何物,而現在的中國人只能在動物園偶爾看到犀牛了。

責任編輯: 吳愛鳳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