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文化

玩轉廈門海島 鼓浪嶼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9-12  內容來源: cctv

 

鼓浪嶼風光
 
 
鼓浪嶼風光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的西南面,原名“園沙州”,開拓于元末,明朝時改稱“鼓浪嶼”。全島面積1.7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二萬三千多人。

 

  島長約1800米,寬約1000米,呈橢圓形,海岸曲折逶迤,岩石起伏有致;綠樹、紅瓦、金沙交輝,海灣、礁石、峭壁、丘峰相映成趣,各式建築錯落點綴,日光岩奇峰突起,群群海鷗騰飛……組成一幅鮮艷奪目的海島畫卷。鼓浪嶼以其獨秀倚麗的風光贏得“東海明珠”、“海上花園”之美譽,1988年被辟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在小島的西南隅海邊,有兩塊相疊的岩石,長年累月受海水侵蝕,中間形成一個豎洞,每逢漲潮時,波濤撞擊著岩石,發出如鼓的浪聲,人們稱它為“鼓浪石”、鼓浪嶼因此得名。 鼓浪嶼素有“音樂之鄉”、“鋼琴之島”的美譽。本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擁有500多臺鋼琴,許多聞名中外的音樂家在這裡誕生和成長。鼓浪嶼的輪渡碼頭,外形就象一台打開琴蓋的鋼琴,使人們一踏上碼頭,就感受到這裡獨有的情韻。

 

  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西方列強紛至遝來,看中了風光秀麗的鼓浪嶼,1902年鼓浪嶼被定為“公共租界”,英、美、法、德、日、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奧地利、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都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開辦洋行、醫院、學校和教堂,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來建住宅和別墅。投資房地産業,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鼓浪嶼又被日本獨佔,直到抗戰勝利,才結束100多年殖民統治。由於那段特殊的歷史,鼓浪嶼的建築千姿百態。有閩南風格的飛檐翹角,有被稱為“小白宮”的八卦樓,有威嚴高聳的天主教堂,有紅瓦大坡頂的歐式建築,也有各種中西合璧的別墅,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

 

  鼓浪嶼的房屋、街道依山而築,忽高忽低,曲折盤。深巷裏花影綽約,墻頭上藤蔓攀延。這裡雖有街區鬧市,卻無法車馬喧囂,是一處沒有車馬通行的地方。島上崗巒起伏,最高峰是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岸對峙,故有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的傳説。島上東有升旗山,西有筆架山,面臨東海突出部有覆鼎岩,此外還有雞母山,燕尾山,駱駝山,英雄山等。這個小島有4000多種植物,80多個科屬,綠化覆蓋率達40%。每人平均佔有綠化面積5.1平方米。島上空氣清新,樹木繁茂,一年四季鮮花競開故有“海上花園”之稱。

 

  鼓浪嶼主要觀光點有:日光岩、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廈門博物館、環島路、鄭成功紀念館等。

 

 交 通:由於鼓浪嶼是廈門西南方的一處孤島,遊客們只能坐飛機或者火車先到達廈門,然後再在碼頭乘坐輪渡登島。大概7分鐘左右即能到達鼓浪嶼鋼琴碼頭。

 

計程車

  廈門出租汽車數量很多,從喧鬧的商業區到偏遠避靜的住宅小區,隨處可見。計程車起步價8元(3公里),以後每公里2元。3點~淩晨5點加收20%費用。

  一般在離公交候車亭不遠的地方都有計程車站牌,較大的商場、賣場或購物中心門口,也設有專門的計程車接客區。

  公交車

  廈門公交車很發達,目前廈門市有公交線150多條,設站點300多個。輪渡口、廈門大學、火車站是主要的公交始發站。公共汽車市區專線服務時間自6:00~23:00。公交車為無人售票車,遊客應自備零錢上車。廈門公交車上安裝有車載多媒體資訊系統,不但包括語音報站,還通過車載電視介紹廈門的公交線路、旅遊景點、生活小常識、娛樂節目等。

  廈門巴士或雙層巴士設有專人售票和無人售票兩種,上車不找兌,請備好零錢。此外,還有專線小巴士,車首有起止站名,非固定站點及禁區以外的地方可隨處接載乘客(招手就停),票價由人民幣1元起累加,按到達目的地之實際路程付費。小巴特點是方便、靈活,不足之處是有可能會長時間等客。

  郊區公共汽車和近郊巴士由廈門島經廈門大橋開往集美、同安、杏林、海滄等地,可在思明北路郊區公交車站或火車站及其他公交站點上車,按到達站的實際路程收費。

 

  住 宿:鼓浪嶼上面的住宿多以家庭旅館為主,這些旅館都是由具有異域風情的老別墅改建而成,很有韻味兒和情調。普通標間價格大概在200左右。

 

  美 食:鼓浪嶼的美食大多具有多種文化特色,比較出名的有葉氏麻糍、黃勝記黃金香肉松、汪記餡餅、海蠣煎、面線糊等等。

 

 

責任編輯: 晴天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