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文化

94歲剪紙名家憾無傳人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7-17  內容來源: 北京衛視

94歲剪紙名家憾無傳人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李曉波)“我説您最大的遺憾就是腦子裏的很多關於京劇的創作靈感都沒法實現了。”昨日上午,聽到女兒孫靜萍説起這些,叢琳低下頭,重重地嘆了口氣。

  這個北京剪紙名人已經94歲了,但再好的手藝,也“後繼無人”,一身的剪紙絕技面臨“絕境”。女兒剛為她編著出版了一本新作《叢琳剪紙》。

  女承父志 出版新作

  孫靜萍説,《叢琳剪紙》的編著者原本應該是父親,她也算是“女承父志”。

  叢琳的丈夫生前是原東城區文化文物局局長,對民間藝術一直很重視,離休後,就一直想把叢琳的剪紙全部整理出書。

  “父親生前未留下關於如何出書的只言片語,他的遺願只有我們留下來的人來完成。”孫靜萍説。

  自2009年春季起,孫靜萍便開始整理母親的剪紙作品,於今年6月左右完成了最後一次校對。

  孫靜萍介紹,這本剪紙合集基本按照時間順序編排,收錄了叢琳自1922年一直到退休後的近200多篇作品,其中,還包括大躍進及“文革”時期的作品。而據叢琳回憶,因為迫於壓力,她在“文革”期間忍痛將自己珍藏的兩大麻袋珍貴剪紙樣品和作品付之一炬,只有極少數留存至今。

  剪紙充實晚年生活

  2007年,老伴離世,這對叢琳的打擊很大,自此,她的聽力銳減。但她對剪紙的眷戀仍被女兒看在眼裏,孫靜萍也就把希望寄託在剪紙上,建議母親每天上午、下午各抽出1個小時時間,進行剪紙。

  “一個小時也就剪10個窟窿。”叢琳擺擺已長出老年斑的雙手,以前,她很少重剪,許多樣式都是只剪一次就成,但如今她就挑些好剪省力的樣式反覆裁剪。

  在孫靜萍看來,母親的創作才能並未消退多少,“有時來了靈感,就用鉛筆畫好樣式,來回琢磨該怎麼剪。”

  叢琳説,在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期間,單位領導曾要求他們這些民間藝人把子女培養成傳人,但女兒孫靜萍只想考大學,她就沒收成徒弟。孫靜萍説,希望這本書能碰到有悟性的“剪紙達人”,把母親的剪紙事業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 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