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視頻中國> 文化

長興夏家廟土墩遺存考古發掘墓葬86座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6-26  內容來源: 東方衛視

長興夏家廟土墩遺存考古發掘墓葬86座

  為配合長興城市開發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長興縣博物館聯合對夏家廟的土墩遺存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目前發掘工作仍在繼續。
  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長興夏家廟土墩遺存考古發掘隊領隊孟國平介紹,從去年4月至今,考古發掘隊共發掘土墩10座,面積約8000平方米,清理出兩周、漢六朝時期、明清時期的墓葬86座,出土隨葬器物500多件。隨葬器物有泥質陶、釉陶、原始瓷、銅器等,目前正在對出土物品進行還原工作。
  考古現場的一座“中”字形木槨土坑墓,有東西向兩條墓道,據孟國平隊長介紹,這是浙江首例發掘出的中字墓,該墓長、寬、深度都近四米,有雙棺合葬。由於年代久遠,棺槨都已朽,因棺上有紅漆,棺的整體形狀尚保存。隨葬器物共出土38件,其中以釉陶器數量最多,還有青銅盉1件,青銅洗1件,銅鏡3件,青銅印一方,鐵劍一把,及幾串銅錢等,可以初步判斷墓主人應該是有較高的身份地位。
  另據了解,本次已發掘的10座土墩除1座位於平地上,其餘都分佈在一個呈“山”字形的崗地上。單個土墩的體量差別較大,大的往往呈長條形,長徑在40~50多米,短徑在30~40米左右;小的基本呈圓形,直徑在10~20米左右。絕大部分為一墩多墓,最多處發現24座墓葬。截至目前已搶救性發掘的10座土墩,大多有明顯的盜掘痕跡。磚室墓全部被盜,隨葬品基本無存,而土坑墓大多保存較好。
  從已發掘的10座土墩看,其堆築過程,埋葬形式較多樣。孟國平認為,這對於研究商周時期吳越地區流行的土墩墓在後期的發展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資料價值,而墓群的分佈密度、隨葬物品的種類對於研究長興的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漢朝歷史也有很大的還原作用。

 

責任編輯: 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