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陳三立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2-01-09 內容來源: CCTV
據鄭逸梅《藝林散記》記載,1936年,英國倫敦舉行國際筆會,邀請中國代表參加。當時派了兩位代表:一是胡適之,代表新文學,一是陳三立,代表舊文學。但當時陳三立已經84歲高齡,最終沒有成行。
代表中國舊文學的陳三立是晚清民初的著名詩人,“同光體”詩派的代表人物。陳三立生於1853年,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縣)人。説到陳三立,不能不先談談陳三立的父親陳寶箴。陳寶箴,字右銘,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1871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當時陳寶箴正在酒樓飲酒,見到圓明園火光,一時滿腔悲憤,拍桌號啕,旁坐者為之動容。中日甲午之戰,北洋海軍全軍覆滅,陳寶箴再次痛哭:“無以為國矣”,屢次上疏,痛陳利害得失。陳寶箴先後任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等職,但一直沒有真正一展宏圖的機會。
受到父親影響,年輕時的陳三立就對西方列強入侵、清政府內憂外患有著清醒的認識。年少博才的陳三立才識通敏,“倜儻有大志”,灑脫而不受世俗禮法約束。光緒八年(1882年),陳三立參加三年一屆的鄉試,因深惡“八股文”,應試時,不按考場規定文體(八股文),而以自己平素擅長的散文體答卷。其卷在初選時曾遭摒棄,後被主考官陳寶琛發現,大加讚賞,從落第卷中抽出選拔為舉人。光緒十二年,陳三立赴京會試,中進士,授吏部主事。但當時吏部弄權,積重難返,已到不可救藥的地步。陳三立雖有經世大志,但難有施展。1898年李鴻章赴日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三立聞訊,激憤異常,致電張之洞,“籲請誅合肥(李鴻章,安微合肥人),以謝天下”。當然,深諳官場之道的張之洞並沒有理會陳三立的籲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陳三立的父親陳寶箴終於等來了獨當一面、施展抱負的機會,被詔命為湖南巡撫。當時的清政府積貧積弱,甲午之戰後,中國的國際地位更是一落千丈。陳寶箴打算以湖南一隅為天下先,創立富強根基,使國家有所憑恃。為了幫助父親實行抱負,年富力強的陳三立放棄了吏部主事之職,隨侍父親到湖南上任。陳氏父子聯手,傚法日本明治維新,在湖南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啟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一時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有人把這時的湖南比做日本幕府時期的薩摩和長門。這其中,陳三立起到重要作用,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並稱“維新四公子”,名動一時。
薩摩和長門的改革,促進了明治維新的成功。但陳氏父子希望“營一隅為天下倡,立富強之根基”的願望並沒有實現。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陳寶箴因保薦“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和劉光弟而被革職,“永不敘用”。陳三立也被加上“招引姦邪”的罪名,與父親一起被清廷革職。父子在湖南的改革措施一一被廢。至此,陳三立的所有政治抱負盡付流水。
陳三立與父親被革職後,罷歸江西南昌,並在南昌西山築室而居。父子二人雖自放山水間,但仍然不能俺飾心中的難言之痛,“往往深燈孤影,父子相語,仰屋欷歔而已”。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陳寶箴在西山家中被慈禧秘密賜死,懷著巨大難言家國隱痛的陳三立從此以詩歌自娛,開始了詩人生涯。
責任編輯: 佟靜 |
相關文章
- · 在抗戰中罹難的中國文人:陳三立憂憤絕食而逝 [ 03-18]
- · 陳三立、陳寅恪父子與姚家衚同 [ 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