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産中的涿州圖書出版業:自救、互助與“他助”
中新網保定9月18日電 題:復工復産中的涿州圖書出版業:自救、互助與“他助”
中新網記者 牛琳
受前段時間洪澇災害影響,河北省涿州市227家出版印刷發行企業不同程度受損。中新網記者實地走訪發現,近段時間以來,在政府及各界助力之下,當地逾八成出版印刷發行企業在自救、互助與“他助”中陸續復工復産。
中圖網的“變”與“不變”
歷經一月有餘的清淤消殺、圖書搶救與整理,在涿州洪災中倉儲基地遭受重創的中圖網,9月8日宣佈正式復工,並開啟直播專場。
9月14日,復工後的中圖網涿州倉儲基地。邢佔山 攝
雖已渡過洪災之初的“最艱難時刻”,多年來一直陪伴中圖網創始人黃平創業的副總經理劉警慧,談及“400多萬冊圖書超80%受損,積攢多年的‘家底’(絕版圖書)被淹”仍數度哽咽。
圖書清理過程的艱難,更多是對心理上的衝擊。“書是有生命有溫度的,它們就跟自己孩子似的,心疼。”偶爾能從泥漿書裏扒出一兩本完好無損的倖存書,這讓劉警慧和夥伴們都非常高興。
自救,從災後第一時間開始,包含4本未知圖書的“中圖網加油包”8月2日晚上線,引發廣泛關注和支援。但中圖網團隊很快意識到,這是一款盲盒形式的加油包,而讀書畢竟是私人化、個性化的事情。
“要回饋什麼樣的4本書,才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和支援?”對此,劉警慧很忐忑。她説,加油包上線以來,選品團隊夜以繼日篩選,每本書都認真看,用心考量新老書友需求。
9月14日,復工後的中圖網涿州倉儲基地。邢佔山 攝
與自救同時進行的,還有助人。“文創加油包”8月3日上線,這款“加油包”銷售收入的10%被用來幫助受災同行。
“約40多萬元,我們用這筆錢購買打包設備和列印材料,捐贈給受災嚴重的同行,目前正在陸續發放。”劉警慧坦言,雖然中圖網仍在為走出困境而努力,但畢竟有平臺,能發聲,對於受災同行“能幫一點是一點”。
9月14日,中圖網副總經理劉警慧查看新入庫的圖書。邢佔山 攝
關於未來,劉警慧一直在説“向前看”。在“長久生存”的問題上,她表示,紙質書行業並未觸頂,中圖網將“守住根本”,堅持出版社“尾貨精選”的特色和定位,“這麼多年我們是靠這個特色存活下來的”。
在劉警慧眼中,需要“求變”的,是根據市場發展需求調整運營方式和銷售模式。對此,她毫不諱言,之前沒有好好做圖書直播帶貨,未能佔得先機,現在大家都涌進來,如何脫穎而出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已在涿州“紮根”5年有餘的中圖網,很多員工是涿州本地人,初到涿州時的北京員工,大多已在當地安家。
“我們選擇原地重建,希望大家能夠穩定一些。”劉警慧説,政府發放了清淤消殺和復工復産救助資金,並針對銀行貸款出臺政府貼息政策,這成為支撐他們走下去的“定心丸”。
“大旗不倒”的西南物流
位於涿州市碼頭鎮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園(以下簡稱西南物流),復工要更早一些。
作為中國圖書倉儲物流龍頭企業,13萬平方米的園區內,聚集了近80家圖書託管和自管商戶。由於體量龐大,西南物流在此次洪災中受損嚴重。
9月14日,復工後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園圖書庫房。邢佔山 攝
“園區8月16日正式復工,開始盤點。當時正值秋季教材發行季,商戶們需要把教材發往各大院校,很著急。”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園負責人韓飚説,為儘快達到復工條件,園區緊急投入約500人,僅用時12天,完成清淤和圖書的乾濕分離。
“初步統計,損失約7500萬冊圖書。”眼看著商戶圖書受損,這讓在西南物流跟書打了19年交道的韓飚掉了眼淚,“園區為託管商戶圖書全部上了保險,雖説能賠付,但也會有折損。”
9月14日,復工後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園圖書庫房。邢佔山 攝
痛定思痛,如何亡羊補牢、穩定軍心?這成為西南物流復工後的當務之急。
“我們首先對商戶表態園區不搬遷,西南物流‘大旗不倒’。”韓飚説,自2017年4月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搬遷至涿州運營後,依託臨近北京的地緣優勢,在西南物流帶動下,周邊已形成集群式的圖書印刷出版發行産業鏈條,搬遷勢必“傷筋動骨”。
為從根本上消除商戶顧慮,園區決定啟動防洪工程建設。在9月4日致園區租戶的《通知函》中,全面改造升級園區內蓄水工程、建設更穩定高效的排水系統、根據地勢將園區整體升高至1.7米至3米等內容被廣而告之。
與此同時,承諾給予園區內所有受災書企半年免租期,並在免租期後的3年內給予租金優惠政策,成為園區解除商戶燃眉之急的有力舉措。“免租半年後,首年租金降幅達70%。”韓飚説。
9月14日,北京集文天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北京西南物流中心涿州園租用的圖書庫房。邢佔山 攝
近些天來,為配合園區防洪工程建設,北京集文天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鄒斌正忙著指揮工人將圖書搬遷至園區內的兩所新庫房。新庫房每個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其中一個已正式啟用。
作為2017年5月首批入駐西南物流的書企,鄒斌説,涿州交通便利,産業群聚效應好,並且西南物流配套設施完善,圖書倉儲物流運營經驗豐富,管理和服務到位,他選擇堅守並擴大經營。
“園區出臺減免租金等一系列政策後,商戶們正陸續簽約,絕大部分商戶決定留下來。”韓飚説,園區積極響應涿州市政府出臺的政府貼息政策,目前已與金融機構對接,金融機構將對園區受災書企制定專項方案,並派專員入駐園區方便與書企直接溝通。
針對商戶們關心的保險問題,韓飚表示,園區將通過與政府協調,指派保險公司入駐園區,為書企制定專項財産保險。
“對於未來,大家有信心。”韓飚説。
政府助力下的“組合拳”
9月14日,位於涿州市東仙坡鎮的河北華商印刷有限公司內,一台新到位的雙色印刷機開始運轉,預示著這家在洪災中受災嚴重的印刷企業重新復産。
9月15日,河北華商印刷有限公司新購置的印刷機正在運轉。吳艷朋 攝
“當時涌進廠房的水達3.6米深,一樓車間內的8台進口印刷機全部被淹,出版社寄存的十多萬令紙張也幾乎全部報廢。”9月15日,在河北華商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遠盛位於二樓的辦公室內,木質辦公桌由於此前被洪水浸泡,靠近地面二三十釐米高的裂痕清晰可見。
“只能堅持,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面對損失,已從事印刷業31年的楊遠盛坦言,“客戶是最重要的資源,好在客戶還在,損失需要用時間來彌補。”
依靠多年積累的信用,楊遠盛説,客戶對於企業眼前遭遇的困境都很理解,忙著廠房清淤消殺的一個多月來,並沒有出現供應商催賬的情況。
“政府清淤消殺和復工復産救助資金已經發放,保險理賠也已進入尾聲。”對楊遠盛而言,融資是當下的重中之重。“政府出臺貼息政策,我通過銀行貸款500萬元,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新設備正陸續開工,被水浸泡的舊設備也在緊張維修中。“預計10月底能全部開工,産能可以達到之前的70%。”楊遠盛籌劃著,舊設備維修好後可作為産能擴充,新舊設備形成高低搭配。
9月15日,河北華商印刷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維修被洪水浸泡過的印刷設備。吳艷朋 攝
“由於前半年企業銷售額增長勢頭較猛,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仍會超過去年。”楊遠盛樂觀道,涿州毗鄰北京,交通便利,並且公司憑藉多年積累,已形成穩定的客戶源,“預計三到五年恢複元氣”。
同在涿州洪災中遭受嚴重損失的河北文盛印刷有限公司,也選擇通過銀行貸款500萬元購置新設備,並於8月31日起陸續開工復産。
“舊設備泡水嚴重,維修週期長,目前購置新設備仍有500萬元的資金缺口。”河北文盛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寧吉新同樣選擇堅守,涿州的地緣優勢和公司的穩定客源是他重點考量的兩個因素。
9月15日,正在生産中的涿州市星河印刷有限公司車間。吳艷朋 攝
在涿州出版印刷發行企業自救過程中,各方紛紛提供助力,當地政府也祭出“組合拳”,全力服務企業復工復産。
據涿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新聞出版局局長王小凡介紹,目前已有182家涿州出版印刷發行企業復工復産。政府針對出版印刷發行企業的清淤消殺和復工復産救助資金共計1000萬元正在陸續發放,並組織銀企對接會,出臺政府貼息政策,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與此同時,積極協調各園區減免企業租金,協調工信局、行政審批局、文廣旅局、市監局、交通局等單位為受災企業提供優惠政策,併發動印刷發行協會帶領企業積極開展災後重建,儘快復工復産。其中,河北省印刷協會捐資16.6萬元,省新聞出版集團捐助價值50萬元物資。
提升園區建設也在未來考慮之中。“擬建設印刷企業園區和發行企業園區,解決企業後顧之憂。”王小凡説。
在涿州市印刷發行協會會長邱樹志看來,洪災後的涿州出版印刷發行企業須抱團取暖,休養生息。而對於更長遠的未來,數字化、智慧化是大勢所趨,數字轉型是擺在涿州出版印刷發行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