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民藏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海風吹向黃土高坡——天津推進西部海員發展工作支援延安建設紀實

2023-03-21 08:58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人們很少能把黃土地與大海聯繫起來,但天津與延安就有這樣一個幫扶項目,讓黃土地與大海實實在在地聯繫起來了。周明華是一位有著40年航海經歷的船長,剛從中國遠洋海運集團退休,就離開家鄉天津,到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講授有關航海的課程。

為何一位遠洋船長從海濱城市跑到黃土高原任教?這源於十五年前天津海事局與延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簽訂的一個協議: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西部海員培養基地”。

黃土高坡也可以培養海員

從渤海之濱的天津到黃土高原的延安有1100公里。天津海事局船員處的高守一在這條路上往返了40多次。從上海海運學院(今上海海事大學)畢業後,高守一在遠洋貨輪上工作了14年,他笑著對記者説:“如今,我奔向黃土高坡的時間與在大海上漂泊的年頭一樣長。”

地處內陸,陜西很多家長和孩子沒見過大海,對大海天生恐懼,從沒考慮過讓孩子選擇航海專業。為了能讓“西部海員培養基地”順利落地,天津海事局組織很多經驗豐富的老船長、輪機長和貨輪公司的工作人員到陜西宣講。2008年6月,高守一隨著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負責招生的老師一起到陜西省漢中市的一所中學招生。他清晰地記得,一位老人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問:“娃上船出海能賺美元?能養一家子?”

“能!”

2008年9月,天津海事局主持建設的“西部海員培養基地”正式落戶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國際郵輪乘務管理3個專業。

這一年,甘陜交界處旬邑縣的農村娃井萬里,聽了高守一對大海和海員生活的描述,填報志願,成為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航海技術專業的首屆學生。現在,他已成長為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的大管輪。“海員職業生涯不僅使我個人迅速成長,也給家庭帶來巨大改變。以前,全村人都靠著貧瘠的農田,早出晚歸,收入很不穩定。現在,我的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家許多年輕人也和我一樣走上了海員崗位,成為建設西部海員培養基地的受益者。在海事部門的努力下,1900多名西北兒郎從黃土高坡走向蔚藍大海。他們和我一樣,通過一個人改變了全家的生活狀態。更值得高興的是,2019年,我的家鄉旬邑縣實現脫貧摘帽。”井萬里對記者説。

與井萬里不同,段小強是通過參加短期機工技能培訓班,離開黃土地,登上遠洋船跑國際航線的。這些年,印度、卡達、墨西哥、紐西蘭、加拿大、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的港口都有他的身影出現。

“2012年高中臨畢業時,我聽到了天津海事局這個培訓項目,聽説學員都送到天津航道局培訓5至6個月,合格後可以上船在海上工作。”從小沒見過大海的段小強就想著出去長長見識。

2012年6月5日,段小強從印度第一次上船。“做國際航線機工的第一年,一個月收入150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萬多元。”段小強未來想成為一名機工長,“選擇這個職業肯定值,不僅接觸的資訊多,也可以去很多國家旅遊。”

前途比錢更重要

“王老師,您的三個快遞包裹我放在進門的貨架上了。”郭青亮剛放下電話,又趕忙給來取快遞的兩個學生掃碼……每天,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菜鳥驛站的老闆郭青亮都是這樣忙碌。

郭青亮也是西部海員培養計劃的受益者。2011年,他從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輪機工程專業畢業後,受聘于廈門輪總公司,5年的航海生涯,他遊歷了40多個國家。因為經常接觸對外貿易工作,他漸漸對“網際網路+貨運”“網際網路+物流”産生了濃厚興趣。

2017年,郭青亮回家鄉創業,第一站就是母校,他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裏建成了陜北第一家菜鳥驛站。慢慢地,他的業務越來越順,還招聘了10余名年輕人。

“航海工作的日常——白天、晚上,工作、休息,航行、停泊,進港、辦手續、裝卸集裝箱、出境……週而复始,海員的工作收入可觀但辛苦枯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海上堅持一生。”高守一坦誠地説,“但行萬里路能改變人。航海的經歷能讓人視野開闊,接觸大量國內國際資訊,當過海員的人轉型再就業機會非常多,這些陜北娃將來下船回鄉創業,也會給家鄉帶來新的面貌。”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全衛強告訴記者:“這幾年,當地人的日子好了,航海專業招生一直火爆。學生們既看重這個專業的半軍事化管理,更看重老師們開闊的視野,這打破了黃土地孩子們固有的思維模式,不僅僅是在經濟上改變了他們,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態度、思維模式也發生了變化。”

另外,全衛強認為,東西部聯合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使學生在不同環境下獲得相應的發展。西部海員培養基地建設的意義不是單向的,在西部地區的學生得到更多學習和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海員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

從招生、授課到就業培訓

3月14日,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西部海員培養基地舉辦畢業生雙選會,記者跟隨高守一來到延安,同行的還有天津市船員服務行業協會、華洋海事中心、天津中遠海運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惠通海員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和招商局南京油運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

天津中遠海運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招聘人員笑著説:“這些吃小米長大的陜北學生,淳樸好學,天津海事局為了讓他們熟悉大海,可謂操碎了心。從招生到找老師授課,再到實習、出海實訓,最後再推薦就業,一包到底。來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教課的老師都是有豐富航海經驗的前輩,他們教出來的學生實用、適用。”

2008年,天津海事局開始從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和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為西部海員培養基地物色教師,並把天津海運職業學院的籌建人員動員到延安籌建西部海員培養基地,還邀請國內知名的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集美大學、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教師赴延安支援教學和專業課程建設。現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裏,航海相關專業的老師一半以上都是天津海事局協調的,而這些經驗豐富的船長、輪機長也愛上了這片黃土地。

程才乾船長是四川農村娃,結束航海生涯後,他帶著妻兒安家延安。他教授的航海技術課極受歡迎,同學們從他的經歷中能看到自己的未來。程才乾説:“與海事院校的畢業生不同,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招收的這些學生英語底子薄,我把一些專用名詞編輯成冊方便他們熟悉。不過這些陜北娃踏實、肯吃苦,將來會比較長久地從事海上工作。”

從2016年開始,西部海員培養基地也面向延安城鎮待業青年、農村富餘勞動力、初高中畢業生、退役士兵、建檔立卡戶中適齡子女等開展普通船員培訓,先後兩批累計培訓水手和機工31名,均已上船就業。

2020年,交通運輸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聯合推出了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合作的浪花計劃,為退役軍人取得海員職業資格和就業安置創造條件,打造退役軍人上船就業的“直通車”。

天津海事局局長聶乾震介紹,十餘年來,在交通運輸部、部海事局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天津海事局持續紮實推進西部海員發展工作,支援革命老區延安建設,“西部海員培養基地”成為黃土高坡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按照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結合交通運輸部等國家六部委《關於加強高素質船員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天津海事局將繼續鞏固西部海員發展工作成果,強化橋頭堡作用,全面投入支援老區的鄉村振興,吸引和帶動更多西部地區的孩子投身船員職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據了解,延安職業技術學院西部海員培養基地招生範圍已由陜西省擴展到山西、江西、甘肅、寧夏、四川、重慶等地。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1日03版)


【責任編輯:吳聞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