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産黨人在延安時期留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近平


五一小長假,革命聖地延安,遊客如織。他們一路追尋紅色足跡,登上寶塔山、參觀楊家嶺、遊覽王家坪……


遊客邊走邊看,邊看邊問,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産生了這樣的疑問:陜北延安偏僻而貧瘠,當年為什麼能成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在這片溝溝峁峁的土地上,為什麼能孕育出新中國的希望?


在鳳凰山革命舊址朱德總司令的臥室裏,方方正正地折疊著一條極普通的毛毯,上面縫縫補補,甚至還有火燒的痕跡。就是這樣一條破舊的毯子,陪伴著朱老總度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艱難時光,戎馬歲月,未曾更換。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徵,也是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張建儒説。


“開荒,開荒,向荒山要糧,困難腳下踩,保衛邊區,保衛黨……”這首《開荒歌》響起的地方,是距離延安市區30公里的南泥灣。到延安的很多遊客都會專程來到這裡,穿上八路軍軍裝,或坐在機杼前紡紡線,或捲起褲管插稻秧,或掄起鋤頭鋤鋤地,找找當年那種感覺。講解員王雪在館裏工作多年,她説,很多人來這裡,就是想追尋當年共産黨人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激發前行動力。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延安時期,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訪問延安,看到毛澤東住在簡陋的窯洞,周恩來睡的是土炕,彭德懷穿著用繳獲降落傘改制的背心……從中發現一種獨特的力量。他把這種力量稱作“東方魔力”,並斷言這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光”。


毋庸置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要前進,要奮鬥,就會有困難,就需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歷史總是以深邃的邏輯啟迪未來。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財政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到了“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穿,工作人員冬天沒有被子蓋”的境地。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開展生産自救,動員大會上,毛主席對大家説:“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也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還是自己動手吧。”


幾十年過去了,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缺衣少食的窘迫不復存在,不少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漸漸淡了。


習主席強調指出,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弘揚延安精神,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歲月更疊,精神不老。延安時期,中國共産黨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用小米加步槍打勝了一仗又一仗,用雙手和鋤頭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産運動;今天,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仍然需要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汲取不竭動力。(鐘曉峰、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