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中國醫師協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

中國醫師協會張雁靈會長作工作報告,對第三屆理事會工作進行系統回顧,並對第四屆理事會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他指出,將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民政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好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認真研究制定第四屆理事會五年工作規劃,帶領全國醫生邁進黨的十九大規劃的新時代。以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中心,突出醫師執業發展、加強醫師行業管理、做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與準入三個重點,做好自律維權、畢業後教育培訓和定考、基層醫生教育培訓、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八項工作。

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詹啟敏院士宣讀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發來的賀信及致賀單位名單。國家衛生計生委原副主任、中國醫院協會會長劉謙宣讀了中國醫師協會第四屆理事會領導班子成員名單。與會領導為中國醫師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楊民、張宗久、詹啟敏、王辰、鄭樹森、孫穎浩、張士濤、姜玉新、赫捷、吳以嶺、張英澤、李俊峰、孫洪軍、聞德亮,俞光岩,李為民,張建寧、趙嵐、趙興吉、鄔堂春頒發了聘書。張雁靈會長為協會顧問齊學進,秘書長李松林,副秘書長謝啟麟、石麗英頒發了聘書。

現場頒發聘書

在同一天,中國醫師協會在2018年會上發佈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本次《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是根據2016年到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進行了醫師大樣本的調查而出具,全國共計4.46萬家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參與本次調查,共約 14.62 萬醫師參與。

在中國醫生的超負荷勞動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實際情況也許比我們想的還要糟糕,醫生日復一日超強度勞動,卻很少能夠休長假,即使休假都變成很奢侈的一件事。醫生通常連回家都要隨時待命,需要趕回醫院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即使這樣,醫患矛盾問題依然嚴峻,多數矛盾起因于溝通不暢造成誤解加劇。大多數出診醫生不僅面對眾多患者,而且缺乏充足的休息時間,溝通語氣很難符合病人的心理預期。給醫患之間的溝通設置了障礙。對於減少醫患矛盾的因素,醫師希望通過促進醫療大環境的改善來構建醫患關係的和諧。

記者在《白皮書》的調查裏看到:2015年的白皮書在分析醫患關係緊張成因和解決途徑問題上,70.67%的被調查醫師認為自己工作壓力大的原因來源於醫療糾紛、工作量大以及患者的期望值太高。

24%醫師能夠休完年假,23.6%不休年假,一半醫師少休,4.4%醫師不知道有年假。

雖然年休假制度在醫師群體中執行的效果仍不盡如人意,但與2014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各醫院在年休假制度執行上已經有了很大進步,2014年僅有17.85%的醫師可以休完年假,39.98%的醫師基本不能休年假。

調查結果顯示每週工作 40-60 小時的醫師醫患溝通效果要好于工作小于 40 小時和工作大於 60 小時的醫師。

這些調查都意味著讓醫生合理安排休假,有了充沛的精神和健康的身體面對患者的時候狀態才更好並有推己及人的態度,醫患矛盾較不易發生或者説相對減輕。

社會的發展以人為本,而人的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保衛人健康的醫師有體面的收入,才能更好的體現人在社會發展中的價值。而調研結果顯示,中國醫師收入與其社會貢獻並不相符合。

《白皮書》裏的一組數據顯示,年齡在 25 歲以下組的被調查者平均年收入 44505.33 元,26-35 歲組平均年收入為 63278.59 元, 36-45 歲組是 77002.48 元,46-55 歲組 86438.85 元,56 歲以上組 89624.10 元。除了最後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之外,其他各組之間在年收入上的差異都達到統計顯著水準。總的趨勢是,年齡越高,收入越高。

經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並從事醫療工作若干年後,醫師的收入應當跳躍性地增長到一個較高水準,這種增長形式才能與醫師執業特點相符合。畢竟,對於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品質極為重要。佔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是醫學臨床專家形成過程的關鍵所在。這些人才能否真正留住在基層臨床且發揮作用,提高收入才是關鍵所在。


因為培養一名合格的醫師具有週期長、投入大、執業風險高等特點,應該獲得較高的收入,在這一點上我國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