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莫赫的非洲之行,是被一位德國傳教士生動的描述所吸引,前往探究非洲草原上一個巨大的石城遺址。然而他並不清楚,該地區有著數以百計的石城遺址,用馬紹那蘭語講,叫“辛巴威”(現為非洲國家,意即“石頭之城”)。而遠在距今300多年前,這些遺址就引起最早環航到達非洲的歐洲人——葡萄牙人的關注。今天,它們已被稱作大辛巴威文化。 因辛巴威共和國內一組古代巨石建築遺址而得名的大辛巴威文化,是非洲歷史、文化和建築的驕傲。這座被認為是西元前腓尼基人或阿拉伯人建造的建築群,更多時被認為是非洲人自己建造的。它大約始建於西元4世紀至5世紀,後經多次重建或擴建,于14、15世紀達到鼎盛。 今天的人文景觀往往與當年人類活動的頻繁與興盛緊密相連……
    在這片陽光灼熱的草原上,絕非僅是鬱鬱蔥蔥的森林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南北相夾的沙漠佔有全洲1/3的土地——卡拉哈裏沙漠和撒哈拉沙漠,東部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熱帶地區所特有的、危機生物與環境的自然災害無一遺漏地為其所擁有。 這裡並不豐饒,也不華美,卻純凈、清澈而明快。踏上非洲草原,原始之美和自然之美就展現在你眼前。然而非洲的美並不都是未開墾的荒原之冷峻、大漠之雄渾,在開普敦海濱、塞比西河畔,非洲將她的美,以另一種方式展現……
    午後的驕陽總是眷顧著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廣闊的原野。這座面積1800平方公里的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位於肯亞西南部與坦尚尼亞交界,與坦尚尼亞塞倫格提國家公園隔河相望。 每一年,馬賽馬拉都上演著世界上最偉大奇觀——野生動物大遷徙。從7月到10月份,連綿的降雨為馬賽馬拉草原孕育出新嫩的青草,芬芳的氣息將130萬牛羚從廣袤無垠的地平線上一波波湧來,地平線的那一邊是塞倫格提……

    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非洲最重要的性格。 非洲的歷史遠遠不是淪為殖民地之後被掠奪的那些工藝品、考古發掘的文物和散居於世界各國的非洲人。儘管1000多個不同的民族從遠古至今,分別行走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但他們有著一致的共性:對外來文化高度的包容,又保有豐富的本土文化;既吸納多國文化的精髓,又從不捨棄本土文化的傳統。流傳至今的非洲民風和民情、建築和舞蹈,以至藝術表現形式,已經成為這片草原不朽的遺産,人類不朽的遺産…… 
圖片中國·圖片庫出品 責任編輯:張琳 設計:秦玥 製作:馬岳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tupianku@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