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1-09-20  發表評論>>

 

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湖北黃陂縣夏店(今屬大悟縣)人,寄籍江夏縣(今武昌縣),祖籍江西南昌。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機械科。1888年畢業,派北洋海軍服役,參加中日黃海之戰,艦毀落水獲救。1895年應署兩江總督張之洞電召赴寧,監修新式炮臺,先後任獅子山等處炮臺總教官、專臺官,頗受器重。1896年隨張回鄂,任槍炮廠監製兼護軍後營幫帶官,參與訓練新軍。1906年,擢升暫編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兼管馬、炮、工、輜各隊事務。1909年以軍界代表身份參加湖北鐵路協會。湖北水災,饑民暴動,黎派兵江陵、沔陽彈壓。次年兼任湖北講武堂會辦。武昌起義勝利後,被推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初持消極態度,及漢口、漢陽光復,各國駐漢領事宣佈“中立”後,始行視事,為穩定時局發揮了作用。復由各省代表舉為中央大都督海陸軍大元帥。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當選為副總統,仍兼鄂省都督。被孫武等擁為民社領袖,與同盟會抗衡。不久,任共和黨理事長。借袁自重,配合袁鎮壓革命,殺害首義元勳,多次鎮壓湖北革命黨人的奪權鬥爭。1912年10月,袁世凱授為陸軍上將、大勳位。1913年助袁鎮壓“二次革命”。國會召開,選為副總統,另兼鄂督、參謀部總長。袁嫉黎擁兵自重,于同年12月迫黎入京,置於瀛臺,並與之聯姻。1914年6月,兼任參政院院長。1915年12月袁氏稱帝,冊封黎為武義親王,不受。1916年6月袁死,繼為大總統。與國務總理段祺瑞發生“府院之爭”,于翌年被迫棄職,移居天津。1922年在直系軍閥的支援下,復任大總統。力主“統一”和“廢督裁軍”,召開舊國會,採取恢復舊“法統”等舉措,並電請孫中山等北上共商國是。次年曹錕賄選總統,逼黎下野。6月辭職避居天津。後曾奔走活動,圖另組政府,但一無所成。晚年致力於實業。1928年6月3日病逝于天津。1935年11月24日國民政府為黎舉行國葬,並遷其夫人靈柩與其合葬于武昌卓刀泉。有《黎副總統書牘》、《黎副總統書牘彙編》、《黎副總統政書》、《黎大總統政書》、《黎大總統文牘類編》刊行。

責任編輯: 楊楠
文章來源: 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