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恒芳,號蕃侯、字爾價。1882年9月30日生於安徽壽縣南鄉保義集一農民家庭,兄弟三行三,幼年隨其長兄爾儉在其合肥親戚張厚甫家伴讀。199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18歲,入泮。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癸卯)考入安慶武備練軍學堂,並參加進步組織“同學會”從事反清運動。是年與柏文蔚、余亞農、郭廷康、張樹侯、卞炎武等在安慶、青陽、望江、懷寧等地發展會眾數萬準備起義,事泄未成。
1904年(光緒三十年甲辰)22歲,赴省應試優拔,為備取,即入安徽公學師範班(李光炯創辦,在蕪湖)。不久,和陳獨秀、柏文蔚一起創建“岳王會”,以效岳飛精忠報國抗擊金兵的精神,宣傳革命,進行反清活動。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乙巳)23歲,出任鄧鐩侯在安慶創辦的尚志堂訓導主任,同時任“岳王會”安慶分會會長(即分部長),分會機關人員約30余後組織“岳王會”的週邊組織“維新會”和“同心會”等進步團體。是吳旸谷(壽陽)在合肥組織“武毅會”,與陳獨秀、柏文蔚、常恒芳的“岳王會”互通聲氣,聯繫密切。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丙午)24歲,安慶督練公所成立炮、馬、步、工、輜五個訓練所。入炮兵訓練所當學兵,以便領導革命活動。吳旸谷、袁子金也參加了訓練所。不久,常恒芳擔任了馬營哨官(排長)。是加入同盟會,和袁子金等人在新軍中積極發展會員,策劃活動。後又和孫少侯(毓筠)、方植之、陳英士、吳瑛等人一起密謀暴動,未成。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丁末),25歲,在安慶參加徐錫麟刺恩銘的起義,失敗後,化裝逃到懷遠粹華堂當教員,繼續從事革命活動。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戊申),26歲,秋,與駢錦芳、廖傳祺、管鵬、楊憲珍、黃甲諸等人在懷遠粹華學堂向學生灌輸新思潮。是時,結識“暗殺黨”領袖王亞樵。是與熊成基等人在故鄉壽縣一帶。聯絡百姓,發展組織。同年又與熊成基一同赴日本留學,攻讀日本大學法科。
1909年(宣統元年己酉),27歲,在日本留學時,參加了吳玉章的各省同盟會負責人聯席會議,積極從事革命工作,同時專心向學,認為“革命不僅在於破壞,同時也應注意建設”。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29歲,從日本回國,準備參加黃花崗起義,未趕上。後武昌起義爆發,常恒芳參加佔領南京起義。後任滬軍參謀,記者。
1912年(民國元年壬子),30歲,出任南京臨時參議院參議員。是年年底,在安徽眾議院復選名單中,常恒芳作為國民黨代表被列為第三區第一名。是袁世凱竊取臨時大總統,國都遷至北京。常恒芳憤而辦《民生報》,積極宣傳資産階級革命思想。期間還常到安慶秘密發展國民黨新黨員。
1913年(民國二年癸醜)31歲,從南京返回安慶,擔任國民黨安徽支部長和國會議員。8月27袁世凱以串通亂黨為辭,復逮捕國民黨議員朱念祖、張我華、丁象謙、高蔭藻、常恒芳、褚輔成、劉恩格七並政友會議員趙世鈺一人;史稱“八議員事件”。兩院議員提案質疑,袁皆不理。
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34歲,黎元洪任總統,孫中山先生回國,電請釋放政治犯,常恒芳等被釋放出獄,1917年(民國六年丁巳)35歲,孫中山在廣州任護法大元帥,成立護法軍政府,常恒芳被邀出席廣州非常國會。
1918年(民國七年戊午)36歲,2與柏文蔚、陸建章、孫毓筠等人在上海商議對付北洋軍閥倪嗣衝辦法,打算利用馮玉祥部隊南下之機一舉消滅倪嗣衝。他們與3月初發出了安徽討倪軍的電文,並在電文中列舉了各人擔任的職務:陸建章為總司令,袁家聲(子金)為中路司令,岳相如為西路司令,王建芳為東路司令,薛宜民、畢靖波、程華亭、廖傳銘、李厚生、姚鐵民、陳亞東為團長。3陸建章、柏文蔚、常恒芳、王慶雲(龍亭)等人赴寧波與江蘇都軍李純(秀山)接洽,請李督軍支援,給討伐倪軍各種方便。
1921年(民國十年辛酉)39歲。與柏文蔚、李少川、關蕓弄、王亞樵、汪幼農等組織“安徽旅滬同鄉會”。常恒芳後又回到安慶,參加反對張勳定武軍和倪嗣衝安武軍的鬥爭。是參加省議會,反對鹽斤加價,拒絕和抵制安徽都督張文生和省長許世英對省議會的拉攏收買,極力支援,參加學生爭取教育經費獨立和增加教育經費的鬥爭。因常恒芳等人的努力,終於設立了教育經費管理委員費。
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40歲。春,與柏文蔚、王樂平、王亞樵、關蕓農、楊虎等在關蕓農家裏聚會交談聯俄、聯共問題。楊虎持異議,遭王亞樵痛打。是時,常恒芳作為旅滬同鄉會代表赴蕪湖參加財政審查會議,與會代表一致主張裁軍廢督,經過鬥爭,終於通過廢除張文生的議書。夏,與柏文蔚、王樂平、王亞樵等人一起在上海環龍路晉謁孫中山先生,請示討曹(錕)、吳(佩孚)直系問題。夏秋間,與黃郛、褚輔成、沈鈞儒、王樂平、李少川等國會議員一起,在滬反對受賄議員。是段祺瑞倒臺,黎元洪復任,南北統一,國會恢復,常恒芳赴京參加國會反對曹錕賄選。
1924年(民國十三年甲子)42歲,孫中山在共産國際和中國共産黨幫助下,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一大”,確定改組國民黨,實行聯蘇、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常恒芳參加了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産黨成立了各地黨部籌備委員會,孫中山指定安徽省黨部由常恒芳、朱蘊山、光明甫、高語罕等七人負責籌備。
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44歲。1國民黨“二大”後,國民黨中央發表:光明甫、周松囿、朱蘊山、沈子修、常恒芳、史恕卿、黃夢飛、薛卓漢、周範文九人為國民黨安徽臨時省黨部執行委員。2擔任國民黨安徽臨時黨部婦女部長。春末,任安徽宣慰使,王亞樵任副宣慰使,並在上海設有宣慰使駐滬辦事處。之後與李少南。鄭青士到太湖宣慰起兵,宣慰使署設于太湖縣城。常恒芳受命後即通電討伐孫、吳軍閥和北洋政府,並分電安徽各縣人民國體,要求一致奮起,響應北伐。江淮流域,立時為之震動。是派沈子修為國民黨軍皖中路司令,潛回六安、霍山兩縣,聯絡地方武裝相機起義。10陳調元派其旅長倪朝榮,由安慶率兵兩團,向太湖進攻。常恒芳乙太湖形勢不利,率部移駐宿松,佔領宿松東門外鲇魚山據點,居高臨下,與來犯之敵展開戰鬥,激戰一晝夜,終因眾寡懸殊,常恒芳率部隊轉移到湖北黃梅縣。此時,安徽各方面同志來到黃梅縣,計有薛卓漢、裴繼華、童漢章、李宜春、黃夢飛等人。秋末,許習庸、董伯榮、沈子美等人研究決定,在合肥週邊發動武裝起義,以配合北伐進攻合肥,並派董伯榮向常恒芳宣慰使彙報有關起義事宜。常恒芳即表示贊同,並指令蔡曉舟、董伯榮、許習庸為此次的領導迅速按原計劃組織武裝,集中于合肥與壽縣處吳山廟舉行起義。是興師北伐。與柏文蔚、袁家聲等商議合組軍隊,以淮上軍、陳雷部為主體,擴編國民革命軍第33軍,柏文蔚任軍長,常恒芳任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是在開封,常恒芳得到靳雲鄂將隴海線集中部隊發動攻勢的密報,即星夜趕往隴海線馬牧集33軍袁家聲旅部,指示袁部即刻採取對策。
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45歲。3月23蔣介石在安慶製造反革命“3.23事件”,鎮壓共産黨和國民黨左派。常恒芳在漢口率33軍全體政工人員通電反蔣。是國民黨左派常恒芳、光明甫、朱蘊山、沈子修等人在安慶城郊外集賢外舉行緊急會議,商議反蔣事宜,柯慶施、周範文、胡浩川等人起草通電,揭穿國民黨右派搗毀省黨部暴行。4月18安慶國民黨右派省黨部成立“清黨委員會”,大肆屠殺共産黨員和革命人士,通緝光明甫、周新民、沈子修、朱蘊山、常恒芳、朱子凡等一百餘人。是寧漢分裂。常恒芳通電擁護武漢國民政府,並將第33軍漢口開往皖西,經過六安時與軍閥孫傳芳部接火,後撤至舒城,取道霍山,岳西,黃梅,最後屯兵廣濟。此時。武漢成立政治分會,常恒芳當選為委員。不久,蔣汪合流,國共分裂,遭蔣通緝,隱居上海。
1928年(民國十七年戊辰)46歲。秋,與柏文蔚、王樂平、王亞樵、余立奎等上海密謀反蔣。1929年(民國十八年己巳)47歲。與石友三、方振威、王亞樵等方面聯合反蔣,原定計劃:石從浦口進兵,直取南京;方由安徽發動策應後援;常、王負責發動京、滬一帶地方軍警武裝起義,破壞交通。是與王樂平、王亞樵、劉蘆隱等人在上海組織反蔣集團,準備以軍事推倒蔣介石。
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482月8日晚,趙鐵橋在上海霞飛路霞飛坊王樂平寓所,將王刺殺。常恒芳對趙鐵橋恨之入骨,吩咐人嗣機殺趙。
1931年(民國二十年辛未)49歲,2與柏文蔚、許世英、高一涵、李次山、王亞樵、關蕓農、李少川、王德林、洪耀鬥等數百于上海四馬路大西洋餐廳召開安徽在滬人員反“米捐”大會,決議推五路代表向國民黨各級政府請願,呼籲立即撤消米照捐,不達目的不罷休。9月下旬,與沈鈞儒、柏文蔚、李次山、王亞樵等千余人在滬集會,聲援馬佔山抗並募款支援東北義勇軍。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壬申)50歲,“國聯”派英國李頓勳爵率領國際調查團來華,到我國東北調查,發表瀋陽原是滿洲國,不一定屬於中國版圖,激起國人義憤。常恒芳與沈鈞儒、柏文蔚、許世英、吳邁、李次山、朱慶瀾、許翼公、張君勵、王亞樵激于愛國熱情,遂假上海四馬路大中華飯店召開秘密會議,籌商對策。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癸酉)51歲,4月中旬,安徽在上海的寓公們,對安徽省主席吳忠信開徵捐一事提出反對。胡宗南從江西派人見你王亞樵,要王與胡合作,改組安徽省政府,胡任主席,民政、財政兩廳廳長和委員人選請王推薦。王亞樵乃與常恒芳、許世英、李少川、關蕓農等人商討應付辦法。許、李極力主張與胡合作;常、關則認為事實上不可能,但不妨略與週旋。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丁醜)55歲。王亞樵之弟王述樵攜妻看望常恒芳,常先生對他們表述了亞樵被殺的原因,“亞樵之死固戴笠殺害,但與李(宗仁)、白(崇禧)有關。白事反共的,亞樵密謀投共,被白髮覺,豈能容之。當時,李與白正謀與蔣介石合作,戴笠獲悉亞樵在梧州,即與白秘密交涉,以逮捕王亞樵作條件。白不同意在廣西境內逮捕王亞樵,以免各方輿論,暗殺可以。廣西管理極嚴,二十幾個特務乘汽艇開進梧州,白豈有不知之理。亞樵之死,乃白崇禧開門揖盜,假戴笠之手殺之。毋忘此仇。”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戊寅)56歲。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五戰區安徽省動委會于2月23日成立,李宗仁參加了大會,在第一次動委會委員會上,公推章乃器等十人為常務委員,代省主席張義純為主任委員。章乃器為常委兼秘書,常恒芳先後出任後勤部長和組織部長,張勁夫(中國共産黨黨員)為動委會內地地下黨負責周新民(中國共産黨黨員)為組織部副部長,狄超白(中國共産黨黨員)為宣傳部副部長。“省動委會由章乃器及本省先進光明甫、常恒芳、沈子修、朱蘊山諸先生參與支援其事,一時人心振興,青年向首,可謂自北伐以後在安徽省政治史上第一次得到全皖民眾熱烈的擁戴和企望。”(張勁夫話)是經常為《大別山日報》、《中原》報刊撰寫文章,宣傳國共合作,抗日人人有責。還常發表演説:“參加共産黨合法,言講馬列主義無罪。”後到壽鳳一帶組織抗日武裝力量,任總司令(原為李宗仁兼任),不久,被蔣介石削職。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丙戌)64歲。10月20在《安徽文獻》第四期刊首發表“中央對於文獻事業的決策”一文。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丁亥)65歲。3月31在《安徽文獻》上發表“維護地方文獻事業”一文。是由常恒芳口述,金白描、許大鈞整理出“常主任委員談辛亥革命”萬餘言,原件現存安徽省博物館。是為石德寬烈士作傳文,該文約1200字,後又寫“人生、歷史、文獻”和“安徽革命始末”等文,前兩篇刊于《安徽文獻》。抗戰勝利後,任國民黨政府監察委員兼任安徽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支援侄兒常持青和長孫常傳綍從事地下活動。
1949年(己醜年)67歲。回祖籍壽縣城關鎮休養。黨和人民政府每月撥給四百斤大米,聊補生活之炊。
1950(庚寅年)68歲。3月23日晚,因腦溢血突發,謝辭長世。葬于壽縣南谷貝鄉常氏墓地。(辛亥革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