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國家大盤的“戰略棋子”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8-26 發表評論>>

  【專家點評】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從省裏的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凸顯三個特點,一是宏觀視野更寬,立足沿海、沿隴海、沿長江三個經濟交匯點來佈局,使得江蘇的沿海變成了全國的沿海;二是重點更突出,明確港口建設特別是連雲港的開發建設和灘塗開發是沿海發展的兩個根本;三是産業範圍更廣、層次更高,未來的江蘇沿海要建設成為全國新能源和新能源裝備製造兩個産業基地。一句話,江蘇沿海對全國乃至東北亞地區發展都有重要戰略意義。

  升格“國家戰略”會帶來什麼

  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事關發展全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有利於長三角地區産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有利於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産力佈局,有利於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有利於強化我國與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及東北亞地區的合作。

  ——《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摘要

  “如果要説江蘇沿海開發的重大意義,一定離不開這四個‘有利於’。”專家指出,“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不僅意味著多部委在國家層面給予支援,相應的,這一地區發展帶來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這裡將成為長三角新的發展空間。無論是蘇南産業梯度轉移,還是沿海地區自身發展新興産業,都必須有土地。沿海地區包括將要新增的270萬畝圍墾灘塗,是長三角新的發展空間。良好的光照、溫度、濕度等生態資源匹配,放在寸土寸金的長三角,尤可寶貴。

  這裡將成為全國沿海新的增長點。“跳出沿海看沿海,著眼全國看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張顥瀚認為,我國東部有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隨著江蘇沿海地區和福建海峽西岸地區的崛起,三個經濟圈有望成為互補共榮的戰略帶,實現南北生産要素的貫通暢達。特別從長三角地區看,我省沿海為上海、浙江和蘇南地區突破資源約束、提升産業結構提供了最佳空間,也使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輻射圈從半幅擴展為全域。

  這裡將成為貫通我國東西部的快捷通道。“我們的港就是你們的港,我們的保稅物流園區就是你們的物流園區。”連雲港市委書記王建華説,加快沿海開發,建設30萬噸級航道,連雲港將成為貫通東西大動脈的“龍頭”。參與編制規劃的專家指出,經濟發展的前提是物流暢通,物流圈不能僅僅集中在沿海,也要帶動中西部地區。隨著連雲港深水航道的突破,沿海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産業帶將更緊密地對接,中西部地區將更充分地共用港口資源。“廣闊的腹地與港口能力的提升,從此將進入良性迴圈。”

  這裡將成為名副其實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只有真正發揮了連雲港的龍頭作用,新亞歐大陸橋才能實現海陸聯運,東隴海線復線改造後的作用才能更好發揮。”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田伯平説,從連雲港到歐洲西海岸的鹿特丹,經過了中國10個省區,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面積佔到了世界陸地面積的1/4以上,與西伯利亞大陸橋相比,這條通道運輸距離短,將形成陸橋經濟走廊,擴大亞太地區與歐洲的經貿合作,成為生産力佈局的中軸線。“憑藉這樣的優勢,連雲港將建成新的大陸橋橋頭堡。”

  【專家點評】省發改委副主任朱曉明: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其意義不僅僅在江蘇,更是立足於全國。正如溫家寶總理指出的,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作用:對長三角是否有作用,是否能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是否能帶動全國沿海地區生産力佈局。新的形勢下,江蘇沿海開發是一枚棋子,一枚兩大生産力佈局交匯的棋子。

  新平臺積蓄髮展動能

  貫徹規劃,對接規劃,一浪高過一浪的沿海開發熱潮已經在大江南北涌動。

  6月12日,江蘇沿海開發合作説明會在日本東京舉行。雙方政府官員、企業家、工商界人士匯聚一堂,共商合作發展大計。東京海上控股集團會長石原邦夫説,日本6700多家企業投資江蘇,沿海開發實施後,一定會有更多企業去投資。

  6月30日,500多位國內外人士在上海參加江蘇沿海開發懇談會,50個重大合作項目協議簽約,總投資1340億元。中國海運集團黨組書記馬澤華説,江蘇沿海地區是中海運合作的重點,連雲港已成為中海運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重要基地港。中海運將利用隴海蘭新鐵路雙線改造契機,開拓鐵路沿線經濟腹地,提升連雲港港的品牌和競爭力。

  8月12日,江蘇沿海開發合作懇談會在北京舉行,海內外客商與江蘇簽署了18個重大合作項目協議,總投資達2145億元。

  江蘇沿海開發規劃的實施意見、專項規劃正在加快制定。“成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和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宏偉藍圖將一步步成為現實。

  【專家點評】南京大學教授張二震:研究表明,國際産業轉移總量在4.5萬億美元左右,目前只轉移約2.5萬億美元。沿海開發是我省特別是蘇北地區開發開放的重大戰略機遇,將在我省沿海地區建立一個面向國際市場、利用國際資源的産業帶,不僅承載蘇北地區再工業化的使命,還成為江蘇經濟國際化的重要增長極,並進一步發展為中西部地區廣闊腹地經濟發展新的輻射源。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戴凡文章來源: 新華日報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