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20年來房地産業發展成就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3-20 發表評論>>

海南省房地産業在全省社會經濟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在城市建設中起到主導作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來來,海南經濟特區的立法創新、政策創新,對房地産業的迅速發展和穩健前進,起到重要作用。

立法創新。

海南省利用地方立法權建立了一個適應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地方法規體系。在房地産業方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制定、通過《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海南省經濟特區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轉讓規定》、《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快處置海南經濟特區停緩建工程的決定》、《海南經濟特區城市房地産價格評估管理規定》。海南省政府頒布《海南土地管理辦法》、《海南省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海南省城鎮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規定》、《海南經濟特區住房公積金管理規定》、《海南省停緩建工程處置規定》等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制度。

海南省建設廳依法行政,制定《關於加強勘察、規劃設計市場管理工作的通知》、《海南省國土局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聯營、抵押、登記暫行程式》、《海南省城鎮房屋登記暫行辦法》、《海南省城市綜合開發公司管理規定》、《關於城市建設用地報批程式的暫行規定》等規範性規章制度。

立法的創新對解決房地産業實際工作中急需的法律依據問題和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988年,海南省頒布《海南土地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實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由無償、無限期行政劃撥土地,改為有償、有限期使用土地制度,土地使用權可以有償出讓、轉讓和抵押。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明確宣佈海南開放土地使用權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使用土地的法律保障。在國內外産生了巨大的反響。1992年,國務院審議批准外商投資開發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30平方公里土地,是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成片開發區,也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以來吸收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標誌著海南的改革開放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

開放的形勢和優惠政策使海內外投資者蜂擁而至,拉開房地産業大發展的序幕。隨著中央給予海南的特殊優惠政策不斷落實,海南大開放大開發大改革的勢頭越來越猛,前景越來越好,房地産業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形成設計、施工、開發、經營的龐大的房地産大軍,促進了房地産市場的發育和形成。

房地産業“海南熱”最高峰時期海南有房地産開發公司4000多家。商品房開發投資額達到80億元以上。全國大多數的房地産公司雲集在海口市和三亞市。房地産業成為國內外投資者矚目的投資熱點。

房地産開發投資急劇增加,開發量成倍增長。

建省前,海南累計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1.5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37.2萬平方米。2003—2007年,房地産完成投資額360億元,商品房竣工面積共計609.41萬平方米。分別增長240倍、16.4倍。1988年,海南省商品房開發投資額1.49億元,2007年預計達到110億元,增長73.8倍。

産值和利稅隨之大幅度增長。

1990年,房地産業提供的財政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20%以上。2003年—2006年房地産的相關稅收分別佔當年稅收總收入的20%、25.3%、27%和34%。2007年上半年達40%。所佔比例的百分點逐年增加,幅度較大。

處置積壓房地産。

1993年—1997年,國家對經濟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房地産業進入調整時期,海南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狠抓兩個根本性轉變,積極促進經濟回升”,積極消除房地産熱給經濟帶來的後遺症。199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海南被列為全國處置積壓房地産的試點地區。海南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實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省人大常委會頒布《關於加快積壓房地産産權確認工作的決定》、《海南經濟特區換地權益書管理辦法》;省政府制定《處置海南積壓房地産試點方案》、《關於嚴格控制海口市、三亞市、瓊山市新建商品房有關問題的通知》、《加快積壓房地産産權確認工作實施辦法》、《關於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促進住宅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閒置土地處置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積壓房地産流通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對處置積壓房地産實行稅費減免政策的通知》;此外,還有《海南省積壓房地産估價管理暫行管理辦法》、《海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處置積壓房地産減免稅審批管理規定》;省高級法院下發《關於做好積壓房地産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省房改辦出臺《關於職工購買積壓商品房享受房改優惠政策的通知》。基本形成處置積壓房地産的地方性政策法規體系,保證了處置積壓房地産工作依法、有序地進行,為今後積壓房地産正常消化打下基礎。

三亞市率先貫徹落實,處置積壓房地産的隆隆炮聲,宣告了海南的信心和決心。至2005年底,全省已處置閒置建設用地2.30萬公頃,佔應處置閒置建設用地總量的96.6%;積壓商品房銷售或出租429.30萬平方米,佔積壓商品房總量的94.2%;停緩建工程已處置或申報處置方案的1467.80萬平方米,佔停緩建工程總量的90%。

處置積壓房地産工作的順利進行,改善了群眾的住居條件,改善了房地産市場運作環境,改變了城市面貌,不良貸款率大幅下降,促進房地産産鏈的良性迴圈,改變了海南經濟運作環境。

住房制度改革。

海南積極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提出“以資産換資本,以存量換增量”的工作思路,從實際情況出發,實行租、售、建三者並舉的方針。出售公有住房,盤活存量公房。管好、用好住房資金。加快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逐步取消福利分房,探索住房貨幣化分配的辦法。實施城鎮住房制度改革。1992年至2005年,累計出售公有住房11.3萬套,佔可售公有住房的98%;面積842.67萬平方米;回收房價款23.57億元;完成職工住房總投資59.43億元;建成各類經濟適用房5.84萬套,建築面積767.1萬平方米。在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通過開放住房二級市場,推行職工住房物業管理市場化,提高職工住房的商品化、社會化水準。

“十五”期間住房制度改革繼續深入發展,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建立以住房公積金制度為主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務體系,有效地提高了職工住房消費能力。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單位達到4018個,參加職工42.53萬人,繳存公積金總額21.97億元;住房公積金貸款共發放20084.09萬元;全省共利用單位住房基金給職工發放住房補貼2338.23萬元。初步完成了福利住房制度市場化改革任務。

住房制度改革有五個“轉變”,住房供給機制從無償的福利住房轉變到提租、售房,盤活存量,逐步實現住房商品化。住房投資體制從政府和單位包建、包分轉變到建房以個人出資為主。住房資金從分散管理逐步轉變到集中規範管理,資金使用效益明顯提高。住房分配方式從實物分配轉變到全面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加快住房貨幣化分配的步伐。住房物業管理體制從單位統包維修轉變到逐步推行社會化、專業化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具有海南特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初步建立起住房新制度,在出售公房的廣度、價格並軌的速度、提租的力度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房地産業的發展。

1988年至2007年,海南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額700多億元,佔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的17%左右;向社會提供商品房屋2100萬平方米,佔城鎮房屋9429萬平方米的22.27%,其中商品住宅1542萬平方米,佔全社會住宅5855萬平方米的26.34%。商品住宅平均每年竣工77.1萬平方米,相當於每一城鎮人口每年新增0.36平方米的住宅。1987年,海南省城鎮每人平均居住面積5.8平方米;2006年底,全省城鎮人口平均擁有25.19平方米的住宅建築面積,增長4.3倍。

海南房地産業遵循“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政策,以住宅建設為重點,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了一大批環境優雅,設施配套齊全,居住方便的新型住宅小區和各種開發區。有力地推動了海南省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的改革。為城市居民提供了居住條件,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為海南大、中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整頓和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加強房地産企業資質管理,處置積壓房地産、住房制度改革的順利進行,體現了增量房地交換方式的改革,推動和發展了城市國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顯示了國有土地的價值,推動了房屋商品化。海南房地産從高速發展進入健康、穩步發展階段。

2003年—2007年,海南省加快城市化進程,加強住宅小區配套建設,提高城市品位。海口市、三亞市先後榮獲國內城市建設最高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南山文化旅遊區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政府組織企業聯手在國內外推介海南房地産品牌,對海南健康島、健康住宅進行了系列宣傳。海南的生態、居住環境,吸引了一大批島內外投資者來海南購房、置業,促進商品房的銷售,帶動了房地産市場復蘇。房地産業在“健康島”品牌效應下穩健發展,海南成為國內比較嚮往的第二居住地。

2007年,中共海南省第五次黨代會提出“重塑特區意識,重振特區精神”的號召,海南省房地産業繼續保持生機和活力,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新的政策、法規在不斷創立。在體制創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搶抓機遇上有新的成效。在創新中發展海南房地産業。創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房地産業。

責任編輯: 亨得爾文章來源: 南海網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