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貢獻專家。曾任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海南省體制改革辦公室主要負責人。現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兼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大學等大學的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長期從事經濟轉軌理論與實踐研究,出版中英文專著18本,主編不同主題的改革研究報告51本;發表論文400多篇。2002年被中組部、中宣部、國家人事部和國家科學技術部聯合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
努力打造海南特區生命線
特邀解讀人省社科聯主席、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員遲福林
問題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本次黨代會《報告》的鮮明主題,這對海南未來的改革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此您如何看待?
遲福林:這次黨代會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報告》中最鮮明的主題,並圍繞這一主題不吝筆墨。我認為,這主要出於三方面的考慮:第一,在理論層面上,《報告》回答了當前海南改革開放面臨的現實問題。這一問題就是: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如何突出“特”字,進一步發揮特區的作用?如何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報告》對海南如何加快改革開放的戰略分析,為未來一個時期海南的改革發展起到重要指導作用。第二,在實踐層面上,《報告》回答了“重點從哪些領域推進改革開放”的問題。《報告》利用很大篇幅,對海南下一步如何加快改革開放,構建更具特色的體制機制做出了戰略部署。我認為,這些戰略部署對海南未來幾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將會産生重大影響。第三,在指導思想上,《報告》回答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推進改革開放”的問題。《報告》特別把“重塑特區意識,重振特區精神”作為單獨一部分。從海南建省辦特區近20年的實踐來看,海南省要繼續以突出經濟特區的“特”字作為發展方向,要實現全省改革開放的新突破,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尤其是各級領導的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報告》利用相當的篇幅重點強調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這一舉措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尤其對海南下一步要在突出“特”字上實現歷史性突破,將會産生重大影響。
問題二:五次黨代會《報告》的多處亮點,我們如何全面、正確地理解?
遲福林:《報告》明確了海南未來的發展方向。海南不僅是一個省,更是一個特區。海南的發展方向是突出“特”字,在體制機制建設上有新的突破,這就是海南新時期發展的方向,也是海南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
《報告》從海南實際出發,提出了下一步改革需要重點突破的四大領域:第一,加大旅遊開放推動國際旅遊島建設;第二,建立洋浦保稅港區,使之成為海南對外開放新的制高點;第三,推動農墾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逐步實現全省資源的優化配置;第四,以完善省直管市縣管理體制為重點,深化改革。
《報告》提出重塑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這是很難得的。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在海南建省辦特區之初,我們也強調特區精神。但是,真正把“重塑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作為一部分寫進黨代會《報告》還是第一次。從現實情況出發,我認為,這抓住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大的現實問題。
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了近三十年後,在改革開放已經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時候,特區的“特殊政策”色彩正在減弱,這一點我們要有清晰的認識。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更要認識到,特區的“特殊體制”色彩不能被淡化,反而更需要進一步強化。從海南的實際情況看,要加大改革力度,創造更“特”的體制機制環境,是否有“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將起決定性作用。正是從這個角度考慮,把“重塑特區意識和特區精神”寫進黨代會《報告》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問題三:未來五年海南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需要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如何在關鍵領域和核心環節取得重大突破?
遲福林:我國加入WTO以後,實行全面對外開放,很多人都認為,特區已沒什麼可以“特”的,特區的歷史作用基本終結。但實際情況表明,我國的改革遠未完成,在市場經濟體制和公共服務體制,以及政治體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設與制度創新仍然任重道遠。在這個背景下,改革開放在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更為突出。未來五年,海南將進入歷史發展的黃金時期,我認為,海南有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突破:第一,海南將沿著突出“特”字的發展方向,在一些關鍵性改革領域和重要環節上有所突破,比如洋浦的發展問題。第二,通過改革開放的新突破,將大大加快海南經濟發展速度。第三,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突出“特”字的不僅是體制機制,同時也包括經濟結構和生態環境。海南未來發展不僅會實現歷史突破,而且會走出一條具有海南特色、可持續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