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黃土背朝天”漸成過去[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12-16 發表評論>>

伴隨著聯合收割機的隆隆聲,村民眼看著收穫的麥粒裝滿車廂,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閻峻嶺拿起使用多年的鐮刀,感慨萬分地説:“自從有了現代化的機器,這些傳統工具就很少用了。”

 

Δ農家生活Δ

  閻峻嶺説,閻郝村在80年代末就有聯合收割機了,“這傢夥割3畝麥子,不到兩袋煙的功夫,麥粒就裝進口袋了!”於是,村民們排隊等著聯合收割機給自己收麥子,有時要等上好幾天。閻峻嶺因此決定自己買機器。

  自己掏錢買收割機,不僅要認可機器的作用,還要拿得出錢來。而土地承包到戶以後,農民的手頭有點錢了。

  目前,閻郝村除聯合收割機外,還有5台播種機和2台耕地機,都是村民自己或合夥買的。為了把莊稼種得更好,地塊相鄰的農戶還合夥打了20多眼機井用於澆地。“從翻地到播種到收割,都用機器了。農民解放了。” 閻峻嶺笑呵呵地説。

  “解放”的不僅僅是農活,農民的生活也有了可喜變化。如今的閻郝村,舊土房大部分已被新建的磚瓦房所取代,村民用上了機井水,有的還用上了煤氣罐,不必再挑水、拾柴了。在村道邊,過去用來磨面的石碾已被丟棄不用。閻峻嶺説,他們現在吃白麵是用麥子到麵粉廠去換,早就不用推碾子磨面了。

  由於用水方便了,村裏一些人家安上了洗浴設備。他們用一隻很大的鐵皮桶裝水,放在屋頂上曬,水桶安有連接噴頭的水管,曬了一天的溫水,可以讓人們在家裏洗澡了。

  閻峻嶺説,如今在地裏做農活兒的,大多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村裏有100多名年輕人外出打工。他們中有的當建築工人,有的在外村的蔬菜大棚裏幫工,還有做買賣的。

  閻峻嶺的主要工作是農活,而兒子閻亞席外出做生意。前些年,閻峻嶺和老伴兒從北京的服裝廠買來下腳料,用縫紉機加工成簡單的內衣在集市上出售。兒子初中畢業後,開始是幫著父母做,現在已獨力承擔。閻亞席做生意的方式和父母不一樣,他從省城石家莊批發成品服裝,再到附近幾個縣的集市上出售。最好的時候,一年能掙兩三萬元。

  34歲的閻亞席每隔5天就要開著家裏的農用車到石家莊進貨。麥收的時候,只要他在家,就會替父親開著聯合收割機去割麥子。閻亞席笑著説:“我就會開機器割麥,其他的農活兒基本沒幹過,用鐮刀割麥子的時代我也沒趕上!”

  在老一代農民看來,像閻亞席這樣沒有用過鐮刀的年輕人是很幸福的。不過,年輕人關注的是農村與城市的差距。

  閻郝村村民的娛樂方式主要是看電視,打牌、聊天。閻亞席説:“和城裏相比,農村的生活水準還比較低,觀念保守。你別看很多人家有冰箱甚至空調,那都是為娶媳婦預備的,平時基本不用,怕費電!”

  有了一點積蓄的閻峻嶺最大的計劃是想給孫子蓋房子。但他的孫子才9歲,“就怕到他長大了,蓋的新房不時興了!”閻峻嶺猶豫著。文:侯若虹 圖:馮進

  

  小資料:

  Δ中國華北農村的夏收時節,大約是從每年農曆的芒種到小暑這段時間,也就是西曆的6月上旬至7月上旬。

    Δ2006年,全國投入夏收的聯合收割機達到38萬台,其中參加跨省作業的13萬台。全國的小麥機收水準已達到80%以上。

  Δ2006年麥收期間,河北本省投入收割機6萬台。另有6000-8000台外地收割機到河北麥收。  

  Δ閻郝村的農機使用價格:

        聯合收割機割麥子:30-40元/畝

        播種機播種:10元/畝

        耕地機翻地:30元/畝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責任編輯: 莊昊文章來源: 中國網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