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菲談起自家頗有品位的衛生間,臉上不時露出得意的神情。
個性化的私家衛生間體現了主人的地位。
33歲的婁菲與丈夫同在一家外資公司工作,收入頗豐。2001年,他們在北京南郊買了房子,是那種三層高的連排別墅。裝修時,他們在這套180平方米的房子裏,安排了三個衛生間。一層的衛生間是專供客人使用的,裏面沒有洗浴設備;二層的衛生間裏安置的是淋浴設備;三層的衛生間與主臥室相連,裏面有一個很大的浴盆。明亮的落地窗前有一棵高大的綠色植物,而窗外是自家種滿鮮花的露臺。從浴盆向窗外望去,大自然的顏色賞心悅目,給人極其舒適的感覺。
Δ “廁所”和“衛生間”Δ
與現在多數中國家庭的衛生間相比,婁菲家的衛生間更加寬敞、舒適和方便,這不僅是硬體“豪華”了許多,更主要的是主人的“如廁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過去中國人的生活中是沒有“衛生間”這個詞的,只有“廁所”。即使是廁所,也不是家家都有。北京老城區平房的住戶家裏一般是沒有廁所的,人們需要到衚同裏的公共廁所去解決“問題”。 在清晨的衚同裏,遇到平日裏衣冠楚楚、彬彬有禮的鄰居,身穿睡衣、拖鞋去廁所的情景,總難免令人尷尬。住樓房的人家雖然有屬於自己的廁所,但大多面積很小,光線昏暗,而且只是單一的用途,沒有洗浴的設備和空間。過去還有兩戶人家合住一套單元房的,那樣共用一個廁所更是令人痛苦的事。在南方,人們傳統的習慣是使用自家的木質馬桶。即使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每天早晨各家各戶涮馬桶的情景和聲音,在過去也是這個城市的一道奇特風景。
對於城市來説,公共廁所是市政建設中所必須的。然而中國過去的公共廁所在世人心中的形像是十分不堪的。直到80年代末,還有外國人嘲笑説,在北京找公廁只要用鼻子就行,聞到難聞的氣味,就找到公廁了。過去的公廁不僅衛生極差,而且設施簡陋,每個廁位只用一道矮墻相隔,沒有門。日本遊客戲稱中國的這類公廁為“你好廁所”。上這樣的廁所需要相當的勇氣和忍耐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各大城市都在努力改變自己城市的形象,公廁的改造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在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4000萬人民幣用於廁所改造。在改造中更側重人性化,如今女廁廁位要多於男廁;所有廁所必須是無障礙的(考慮輪椅需要);要求廁所內設嬰兒臺;給殘疾人廁位安裝呼叫器等,在公廁佈局上也更多地考慮人的需要,到2006年,北京要實現“行人可在5至10分鐘內找到廁所”。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北角的一間公廁,是北京近年公廁改造後的模範窗口。公廁內安裝了中央空調,擺放了沙發椅,供男士等待女士使用。行李臺、嬰兒臺、獨立化粧臺、殘疾人通道一應俱全。意味深長的是,就在這座公廁不遠處的廣場附近,還可以看到很多當年為組織群眾活動而設的簡易“帳篷廁所”的陳跡。而今天,“輕鬆享受每一次”已經成了市政府改造公廁的口號。
變化的當然不只是公廁。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人的居住條件逐漸好轉。住房面積擴大了,房屋品質提高了,越來越多的人住進單元房,有了屬於自己家的廁所。在這個屬於自己的私密空間裏,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生活了。
洗澡是人們最先想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北方的冬天,寒冷的天氣使人們不能象南方人那樣在露天的地方用冷水“衝涼”。70年代以後,中國的一些大城市開始使用煤氣,於是煤氣熱水器很快就風行起來。記得我第一次在家裏使用熱水器洗澡,當源源不斷的熱水噴灑出來時,那種感覺可以用“幸福”來形容。但同時也有些慌亂,心裏在算計:這樣洗澡煤氣一定會用得太費,要儘量快一點洗才行。
自從廁所裏安裝了熱水器,就引發了人們對於自家廁所的一系列的改造:將水泥墻面、地面鋪設上防水、易擦洗的瓷磚;在窗戶上安裝排風扇以儘快排出室內水氣;把所有可利用的空間充分利用起來,做成小櫃或架子,用來放置洗浴用品和衣物等;對廁所的衛生要求也隨之提高,保持清潔和整齊成為日常的工作。與此同時,“廁所”的名稱越來越多地被“衛生間”代替。
文:侯若虹 圖: 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