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折射中國社會變遷[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8-13 發表評論>>

 《時尚》:折射中國社會變遷[組圖]

  殷智賢的主編生涯見證了﹃時尚﹄給中國人帶來的一點一滴的改變。

  黑色粗邊眼鏡、黑色緊身毛衣,爽快的笑聲,殷智賢一看就是一個幹事的女人。這個幹練女人的背後是龐大的“時尚”集團,從創刊時期的《時尚》,到後來的《時尚先生》,再到現在的《時尚家居》,殷智賢的主編生涯見證了“時尚”給中國人帶來的一點一滴的改變,而學社會學出身的她,也在辦刊十幾年中了解了“時尚”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內涵和外延。

  一邊辦刊,一邊理解時尚

  “13年走下來,我們整個辦刊過程就是不斷認識時尚概念的過程。”這是她對“時尚”集團發展的一句話概述。

  1993年8月8日,《時尚》雜誌創刊,售價10元,當時最貴的雜誌也不過5元。創刊的故事其實已經被很多人傳頌:幾個人背負著大批的債務,圍在老衚同區的一個四合院裏辦雜誌,“每天每個人都帶一個飯盆,請一個阿姨幫我們做飯。”殷智賢回憶,“其實當時也不覺得很困難,因為一來大家都還很小,二來當時的中國大家都很苦,也覺得沒什麼。”辦刊的艱苦更多存在於反差之中。“當時如果你辦《讀者》,辦《女友》,那樣的辦刊條件是非常正常的,但我們要辦的是中國最奢華的雜誌,這種巨大的反差讓人感到艱苦。”“創刊時,老闆就説要辦中國最好的雜誌,他説這句話時,眼光是瞄向國外的。”當時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進了《時尚》雜誌的殷智賢雖然曾做過自由撰稿人,但對時尚最多的了解可能還只停留在“時髦”這個詞,覺得“時尚可能和時髦有點聯繫”。但後來,她就發現,時髦的東西是非常脆弱的,“會隨時被風一樣的新潮流洗刷掉”,而被歷史記錄下來的時尚其實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所有的産品,所有的語言和屬於那個時代的人物形象,都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結晶。認識到這點之後,我們團隊才真正確立了刊物的靈魂和精神內涵。”

  社會學分析:時尚不是膚淺的東西

  殷智賢有個很獨特的背景是她的社會學專業,這個專業讓她對社會有著敏銳的洞察,她不僅曾出版了兩本關於中國改革開放後生活和情感變遷的紀實性書,也曾受邀前往哈佛大學進行專題演講。然而在對“時尚”這個概念的理解上,即使掌握著社會分析的方法,她也曾和很多人一樣,對其抱著相當程度的誤解。她原來一直以為有深度的東西是和政治、經濟、文化有關聯的,時尚則是理解中最表面的東西。當她做雜誌到第四年左右的時候,一份讀者來信扭轉了她這種誤解。

  “當時一個讀者寫信來,談的故事很平常,説我讀你們雜誌四年了,現在大家都説我會穿衣打扮了,不覺得我是一個從外地來的女孩子了。當時的我就突然産生一種想法。”當時她突然意識到的是,雖然大家平時談時尚總是會從時裝、汽車、家居等物質談起,但原來時尚會“通過物質滲透到精神”。“那個女孩子,當她説她穿衣和北京人沒有區別的時候,她指  的並不僅僅只是她的穿著方面,她的自信心、角色認同、對文化的適應度也發生了改變,這些都是很立體的東西。

  時尚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生活本身。”

 

《時尚》:折射中國社會變遷[組圖]
1   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實習生文章來源: 新京報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