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鄧小平同志出席廣州地區春節軍民聯歡晚會,演出結束後上臺向演員們祝賀。
“萬方晴朗宇宙明”
毛澤東時代的農業,雖然投資的人力和收穫的産品都有增加,每個工作小時的生産力卻下降了,學者們後來稱之為“報酬遞減率”,是一個清朝中期就已經出現的難題。“遞減”至1977年,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問鳳陽的一個農村青年他最需要什麼,回答是“吃飽肚子”,於是萬里允許小崗村搞“大包乾”。鄧小平支援了萬里。他清醒地意識到當時的中國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包産到戶”使得農民們耕者有其田,又可自留上繳之餘的穀物。歷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新史》中評論説:“古代的權謀之士看到這些安頓農村大眾于田地的新方法,必然會點頭稱許。”
“文革”後的中國不止是百廢待興。鄧小平對江青的評價是“零分以下”,當時的中國自然“餘毒尚存”。
1977年8月,在科教工作座談會上,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吳明瑜第一次見到鄧。鄧在會議籌備時表示自己“有時間儘量來”,而事實上每天都來了,在座談會一開始就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要從科研和教育著手。會開完了,有人寫詩説,“萬方晴朗宇宙明”。長久以來積壓的各種“餘毒”,是非的顛倒、公正的匱乏、冤屈的沉積和意識形態的束縛,從此被逐一消解。
鄧抓住了具有決定意義的環節,首先推動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領導和支援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等講話和談話中,他反對“兩個凡是”,提出“必須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長期以來禁錮人們思想的僵化的局面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