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鬥法” 歐洲多國遭殃[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1-08 發表評論>>

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鬥法” 歐洲多國遭殃[組圖]

    1月7日,在斯洛伐克東部城鎮大卡普沙尼一處邊境天然氣站,一名員工記錄數據。

    由於在2009年天然氣供應價格和過境費等問題上未能達成協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1日切斷了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6日,希臘、保加利亞等歐盟成員國以及馬其頓、克羅埃西亞和土耳其等其他歐洲國家均報告説,俄羅斯經由烏克蘭向它們輸送的天然氣已完全中斷。新華社/法新

俄羅斯烏克蘭天然氣“鬥法” 歐洲多國遭殃[組圖]

    1月7日,在斯洛伐克東部城鎮大卡普沙尼一處邊境天然氣站,一名員工查看讀數為零的氣壓表。新華社/法新

背景資料:俄烏天然氣供應之爭 

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和總理季莫申科2008年12月31日深夜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俄羅斯不要停止對烏供應天然氣,並繼續就該問題進行談判。

烏克蘭天然氣儲量匱乏,每年消費天然氣800億立方米,其中約四分之三需要進口,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很大。另外,俄羅斯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天然氣80%以上需要經過烏克蘭。俄羅斯與烏克蘭互為盟國時,俄以遠遠低於國際市場行情的價格向烏提供天然氣。隨著俄烏關係惡化,俄羅斯開始要求烏克蘭以市場價格從俄購買天然氣。

2005年1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就俄向烏提供的天然氣漲價問題出現爭議。在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後,俄羅斯于2006年1月1日降低了通向烏天然氣管道的送氣壓力,一些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因此受到影響。後經談判,俄烏兩國成功化解了在天然氣價格問題上的矛盾。但此後俄烏雙方在天然氣價格和債務償還問題上依然爭執不斷。

2008年3月3日和4日,俄羅斯與烏克蘭就烏償還天然氣債務問題的談判陷入僵局後,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先後兩次減少對烏供氣量,削減總幅度達50%。經過多輪談判,烏俄就解決債務等問題達成一致,並簽署了2008年的供氣合同。

2008年12月,俄烏兩國關於天然氣價格和天然氣債務問題的爭端再起。18日,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發言人透露,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2008年11月和12月拖欠俄方欠款以及滯納金合計超過20億美元。31日,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烏石油天然氣公司有關2009天然氣供應的談判無果而終,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隨即表示,由於烏方未向俄方支付供氣欠款,且俄烏雙方未能簽署新的供氣合同,俄方將於2009年1月1日莫斯科時間10時起中斷對烏克蘭供氣。米勒同時承諾,俄方將足量向西歐的天然氣用戶供氣。(記者閻月凡)

1   2   下一頁  


責任編輯: 戴凡文章來源: 新華網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