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群眾體育的變遷 紅色年代的中國體育[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11-10 發表評論>>

天安門城樓前的萬人長跑

 

  上世紀70年代末,各行各業百廢待興,體育也不例外。由於環境、器材、項目、規則等軟硬體匱乏,運動賽事僅止于跑跑跳跳。有組織的群眾健身除了廣播體操,就剩下同樣無需特殊場地、設備服裝、器械和事先技術訓練,不同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的人都可以參加的越野跑了。此項規模大、參與強、開支低、易操作的活動一般在年頭歲尾舉行,常常冠以“迎新年”或“迎新春”主題。舉辦者的級別也頗高,省、市、縣均有,且提前給各機關單位、學校、居委會下發參賽通知。

  由於象徵大於比賽,按照慣例,打頭陣的總不外一些婆婆媽媽,給頭頂橫拉的標語和身後的學生襯托著,有新老交替,扶開工、帶一程等等意思在。加之其時很多革命老人健在,越野跑的場面便蔚為壯觀。隊伍參差不説,單頭陣裏的服飾就千奇百態,讓人忍俊不禁:軍幹服同圍腰帕並排,列寧裝與對門襟比肩,鴨舌帽和絨耳套呼應……但老人們對此恬不為怪,準備得格外認真。頸戴哨子、手握令槍的德高望重者,出發前頗費周章地將喊預備與扣扳機的時機反覆作了掐算演練;位居正中的領跑人,無論如何要穿一雙稍顯專業的白網鞋以示區別,此鞋頭晚即已向兒女借下,並連夜用粉筆灰做了“漂白”處理,出現在一堆深灰的棉鞋間,果然白晃晃地十分搶眼;而給兒孫煮飯的,雞叫頭遍就起床忙碌,為趕正點,甚至來不及換下係在身上的布兜。

  越野跑的距離一般不會很長,若是縣份,無非沿圍城馬路繞一圈。打頭的隊伍從開始的慢跑,到中途的健走,最後乾脆變成了散步。尤其是其中的尖尖腳,走一會兒歇一會兒,不時與用單背馱孩子的婦人指點沿路風景。口渴了,便招呼提溫水瓶、拿瓷盅的,圍在路邊成一圈。如此一來,最早出發的往往最遲到達。而這樣的越野賽,註定了老人方隊回回名落孫山,末次也排不上。為照顧情緒和不損傷積極性,終點站要安排廣播體操比賽。這大街小巷的有線喇叭已廣播了二十多年的運動無論如何也難不到老人。在“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警惕,保衛祖國”的唸白後,熟悉的旋律裹脅著菜地裏的薄霜,顯得格外清新、嘹亮。重整的方陣便和著音樂聲曲肢、伸腿,動作雖不算整齊劃一,但卻準確、靈活,好歹能拿到名次。

  如今,人們早已跑進新的世紀,即使有眾多的廣場和公園可隨時踢腳打掌,或者像傳送帶一樣的橡皮早晚聊供暴走,但天寒地凍中的越野跑仍延續著。不同的只是服裝統一,步伐規範,終點的體操比賽改成了有獎競答;清一色的老人方陣不再位居前列,途中還要呼幾句以地方中心工作為內核的口號,時或齊唱流行歌和歡快的謠曲。然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健身運動特點,三十年前的越野比賽,無論怎樣回溯,都像動感十足的趣味遊戲;而誇張的排頭隊伍,不管如何評説,總不乏迎面而來的蓬勃朝氣。

 

解放軍戰士們的業餘生活中已經有了籃球比賽,雖然場地設施簡陋,也難以阻擋當時人們的熱情。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 莊昊文章來源: 中國網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