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期,商品經濟在我國一些地方逐步解凍,手工製品、農産品擺上了集市,然而長途販賣、“棄農經商”擺地攤做小生意仍被當作投機倒把行為加以打擊。此時,在浙江中部貧困的農業小縣義烏,一些人開始偷偷摸摸地做起了販賣日用小商品的生意。1980年,有5個子女的義烏農婦馮愛倩看到別人做小生意賺了錢,便也開始在縣城一個自發的“馬路市場”擺起地攤。 1982年5月的一天,42歲的馮愛倩鼓足勇氣站在了義烏縣委門前,準備堵住新來的縣委書記謝高華,跟他討個説法。對於家庭生活拮據的馮愛倩來説,她實在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地賣點別針、鞋帶和鈕扣,掙點小錢,怎麼就成了“資本主義的尾巴”?見到了謝高華,性情直爽的馮愛倩劈頭就問:我做點小買賣養家糊口,政府為啥不讓…… 義烏縣委書記謝高華和普通農婦馮愛倩的爭論進行了一個下午。最後,謝高華告訴馮愛倩:你回去擺攤吧,我告訴有關部門不查你們。隨即,在謝高華的主持下,針對農民進城經商和開放集市貿易市場這兩個議題,義烏縣委、縣政府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反覆討論,並於1982年8月毅然作出一個大膽決策: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1982年9月,簡陋的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誕生了,馮愛倩成為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第一批經營戶。當年的馮愛倩怎麼也不會想到,為了解決生計問題去與縣委書記評理,竟然無意間催生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此後的20多年間,義烏小商品市場數次易址、擴建,逐步轉變提升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商貿城,發展成全國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國際性小商品採購基地,被聯合國、世界銀行、摩根士丹利銀行評為“全球最大的日用商品批發市場”。 2008年10月的一天,我們在義烏見到了68歲的馮愛倩。老人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鑠,目光中透出義烏人的精明。馮愛倩的5個兒女中有4個是生意人,而她自己已經退出商海,安心養老了。談論起當年的事,老人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馮愛倩説:義烏能夠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是我的功勞,“靠的是黨的政策好,靠的是我們義烏人勤勞。”
10月24日,馮愛倩找出當年自己擺地攤時用過的算盤,向記者講述她的創業經歷。新華社記者譚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