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3時01分,手持食品袋的航太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內進食(拍攝于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大螢幕)。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攝
9月26日23時01分,手持食品袋的航太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內進食(拍攝于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大螢幕)。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攝
前蘇聯和美國的早期航太飛行,是把液體和半固體食物裝在類似牙膏管的容器內,航太員進食時採用“嘴對嘴”的方式,把食品“擠”進嘴裏。這種食品,儘管營養豐富,但是口感較差。
我國的航太食品,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研究,現在已經有百種以上,形成了安全、高效、方便、多樣的航太食品系列。這些食品不僅在加工方法、包裝形式上大量使用了先進技術手段,在內容上還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航太員費俊龍神六飛行歸來後,列出了這麼幾樣他覺得在天上味道不錯的東西:蝦仁、紅燒牛肉、烤麩、叉燒肉。不知神七航太員返回後,又會盛讚哪幾樣太空“大餐”?
圖片關注:神舟七號飛天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