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20日19時,雅典第12屆殘奧會田徑場。長鏡頭追尋著因車禍導致左腿高位截肢的中國跳遠女運動員張海原,5米,10米,15米,張海原不是在跑,而是用獨腿快速單跳,好像一隻小羚羊在草原上歡樂地跳躍。
裁判手中的小旗一揮,張海原開始最後一跳。只見她在起跳的白線前穩穩停住,然後拔地而起,就像離弦之箭,在空中劃了一道優美的弧線,輕輕地落在前方。
稍適停頓,成績出來了。站在沙坑前的張海原突然扔掉拐杖,先是金雞獨立,然後令全場觀眾驚嘆不已的是,獨腿的她竟然就地來了一個360度後空翻。
快樂的張海原用這個只有她本人才能完成的高難動作,慶賀自己在雅典殘奧會跳遠競賽中,以3米67的優異成績,為祖國又添一枚金牌。
2005年國內才引進並被確定為2008年殘奧會正式比賽項目的盲人足球,讓人很難想像完全失明的(B1級)盲人怎樣馳騁在綠茵場中。
在雲南昆明舉行的第7屆全國殘運會上,我們一睹盲人足球賽的風采。
好奇的觀眾興致勃勃地把長42米、寬22米見方的足球場圍得裏三層、外三層,嚴嚴實實,少説也有千把人。
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溫馨提醒現場觀眾保持安靜。原來足球裏邊裝有發聲設備,盲人運動員全憑足球滾動時發出的鈴響判斷球的方向並按照分別站在中場邊線、球門後的教練員和引導員的口頭指揮來參加比賽。
只見上場對攻的雙方隊員各4名,都是B1級的全盲運動員,而且為了體現公平,按競賽規則還須佩戴眼罩。
開賽前,他們先要分別用手觸摸自家的球門框,兩手朝前一比劃,於是,進攻的方向清晰了——向前,向前!
裁判一聲鳴笛,盲人足球比賽開始了!疾速進攻防守的隊員們,在自家3位引導員的呼喊聲中,行雲流水般地盤帶發著聲聲鈴響的足球,忽而曲徑通幽,劍走偏鋒;忽而長驅直入,大腳射門。進球了!那一瞬間,原本靜寂的足球場,爆發了如潮的掌聲和忘情的狂歡。人們幾乎都忘記了場上隊員們是盲人的“身份”。
最有意思的當屬罰12碼點球的時刻。想想看,一位明眼人守門員,面對一位佩戴眼罩的全盲運動員將要起腳怒射的12碼點球,會是什麼結果呢?
彼此“身份”雖然涇渭分明,心理壓力卻不盡相同。全場觀眾頓時安靜下來,屏住氣,饒有興致地盯著守門員。此時此刻,世界上精神包袱最重、思想壓力最大的莫過於眼前這位守門員老兄了。
成功!當全場觀眾快樂擊掌慶賀時,守門員也訕訕地笑了。
“你的呼喚是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是你的心聲;你的快樂讓我心動,我的祝福伴你一生。”
這就是神奇的盲人足球有別於健全人足球的特殊魅力。
……
回顧曾經的殘奧會,那些爭金奪銀的輝煌與功虧一簣的惆悵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而永駐人們心中的,卻是這一特殊體育盛會所展示的樂觀進取、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趙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