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奧運城市綠化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8-01 發表評論>>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畢小剛(攝影:楊佳/中國網)

今日上午,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綠色奧運新聞發佈會。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王蘇梅與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畢小剛向中外記者介紹北京城市綠化和水環境治理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

針對北京水環境治理的情況,畢小剛介紹説,北京市六環路以內的城市水系是52條,長度是520公里,這些河道湖泊既是城市的供水、排水和調蓄洪水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也是北京的重要景觀水域,是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部分。

首先,全市六環路以內的河道水系,截至目前已經達到基本處理。基本上實現了水清、岸綠、流暢,基本實現“三環碧水繞京城”。

第二,這幾年來,堅持在城市水系治理過程當中,治河先治污,把還清水質作為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標來進行開展工作。一方面,加大了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沿河鋪設了排污管線,把原來所有直接入河的污水口直接截斷,收集,然後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幾年來我們已經截流2000余個污水口,保證了河道的水質清潔;另一方面,加快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從2000年以來,我們在城市中心區先後建成了9座污水處理廠。大家比較熟悉的,像高碑店污水處理廠、方莊、酒仙橋、北小河、清河、吳家村、肖家河、盧溝橋、小紅門這些污水處理廠都已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年處理污水達到了8億立方米,佔到全市污水排放量的92%,提前一年實現了向奧運會的承諾。

第三,在郊區,這幾年來也加大了治污力度,先後建成了31座污水處理廠,在農村也廣泛開展了治污,治理農村的垃圾,改造農村的廁所,先後建立了470處小型的污水處理設施。從城市到農村、到郊區,已經形成了一個治理污染、收集污水的工程體系。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水環境現在出現了一個明顯的治理後的效果,在農村已經實現了4.1萬方的污水在處理,然後進行再利用。

第四,建設生態河道,維護河流的健康生命。在治河的過程中,按照生態治河的理念,進行了河道治理。

一是,因地制宜進行河道改造,根據現有河道的自然流向,宜寬則寬,宜彎則彎,改了過去三塊板直線的河道治理模式,所以使河道更加自然、更加生態。

二是,努力推進河道生態凈化治理技術。對河岸進行了緩坡治理,增加了河道兩岸綠化面積251萬平方米,同時在河道內栽種了蘆葦、香蒲、放養魚類、田螺、河蚌等,恢復了生物的多樣性,建成了水生治污天然凈化系統和水生動物天然凈化系統。

三是,積極實施濕地的保護和建設工程。在水庫、河道周邊保護建設了10多處濕地,利用大自然的凈化能力,凈化水質。近幾年,共保護和恢復濕地1713公頃,有效改善了水質。

第五,在水源的調度方面,儘量讓水迴圈起來,改善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

一是,將再生水作為河湖的第二水源,近兩年來我們每年用再生水充實到河道水系,保證河道有一個高水位,每年大致是用再生水1個多億。

二是,城市河湖降雨通過優化調度,盡可能收集雨水,衝進河道裏面去,改善河道的水質。

三是,讓河水流動起來。大家都知道,河水如果不流動,那水質很快就會變化,流水不腐。

畢小剛表示,近幾年,我們先後治理了涼水河、清河、北護城河、壩河、清洋河等40多條中小河道,長度達到了400多公里,取得了良好的治河效果。先後在城市河湖裏建成了10多處水迴圈工程,通過建水迴圈工程以後,河道的水質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個類別,也就是由原來的四類水體可以達到三類水體。

畢小剛強調説,我們在所有的奧運場館,特別是奧運中心區大力推廣了節水技術、雨洪利用技術和再生水使用,年可節約新水大致100多萬方,我們在奧運中心公園全部建成了下挖式的綠地,直接收集雨水,促進節水,效果非常明顯。

1   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 路航文章來源: 中國網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進入論壇網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