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一名拉著三輪車的市民在雨水中行走。新華社記者壯錦攝
暴雨突至,馬路成了一片汪洋。王維宣攝 來源:大洋網
天河立交:
積水漫過後視鏡司機涉水逃生
記者在天河立交看見,由於底層積水最深處的高度已經超過一般成年人的腰部,無論是行人和自行車還是機動車都無法通過。不少行人和騎自行車者要麼掉頭,要麼借道第二層的立交橋,第二層橋橋面一下子就變成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混道,場面驚險。
但有輛“不知深淺”、沒來得及掉頭的小車更倒楣,開到接近橋底的位置死火,進退兩難。越向橋底走去,路中央就停著越多車燈熄滅、駕駛室空空如也的“棄車”。在天河立交西南側停著一輛黑色小轎車,就像澤國中的“孤島”,混濁的積水已淹到了車輛倒後鏡的位置,司機只能從車中“遊出來”,然後傻了眼似的站在遠處水較淺的地方,一時手足無措。
一位司機也不時試探性地走近車子,看看能不能推動車子,但每次都無功而返。
儘管打著傘,褲腿已卷到大腿處,可是這名司機身上從頭到腳的每一處地方都在滴水。原來,8時多雨勢最大時他正開著車從西往東的方向經過天河立交橋底,當時的確已經看見前面出現水浸,卻沒有料想到情況會這麼嚴重,等車子熄火的時候他才驚覺水已經沒過車輪了。無可奈何之下他決定先下車再説,艱難地推開駕駛室的門後,他發現水已淹到腰部,連走路都有些困難,只能以半趟水半游泳的姿勢轉移到安全地方。
一名路過的市民看見死火車輛和司機們的狼狽狀,同情地説:“以後能不能在剛開始浸的時候就在前面的路上設置提醒,使司機大佬了解前方水浸情況,可以及時掉頭,而不是非得親身‘試水’?”
大金鐘路內環路:
排水孔水柱直徑足有1米寬
晚上7時30分,記者在白雲大道元下田村附近的時候,車輛行進非常緩慢,記者看到,雨水越積越多,來不及沖走,全部匯聚到道路中間來,淹沒靠近馬路中間隔離帶的雙向兩條車道,車輛紛紛避讓,膽大幸運的車輛從水中衝過,走了,也有不少車子繞到水中,熄了火。記者所乘坐的車子在這裡開了10多分鐘,才走了200多米,但在白雲大道其他路段,還沒有受到水浸。
8時左右,記者來到廣園東內環路的時候,場面更為觸目驚心。在大金鐘路上內環的路段,從上一層高架排水孔內傾瀉而下的水柱足有直徑1米寬,打在來不及躲過的汽車身上,一名車主哭笑不得,“感覺好像開車從水簾洞裏鑽出來一樣。”而在旁邊另一條西往東方向的內環路上,車道完全被水淹沒,這裡又沒有路燈,記者看到,從這裡經過的車打開遠燈,急馳而過,兩邊激起數米高的水花。
而在內環路下廣園路的一處地段,也有1里長的路段被淹,經過的車輛排隊從旁邊位置較高的車道經過,排起了“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