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出土的瓷器。王燕 攝
廣州正在對大塘街西側一建築工地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一段緊張挖掘有了最新進展。昨(11)日,有群眾報料稱,現場發掘出五代兩宋時期河堤和臨河木構建築,目前有專家推測河堤是古河道“清水濠”的西堤。現場出土青花瓷器、銅錢等上千件明清時期遺存生活用品,正好反映當年的社會生活風貌,極富歷史研究價值。
挖掘現場是德政中大塘街一建築工地,五代兩宋時期河堤和臨河木構建築位於工地西北角,現場挖成一個大坑,河堤清晰可見,臨河木構建築宛如木柵欄般豎立,木構件保存完好。
據了解,此次發現的河堤為古河道的西堤,大致為南北向。分早晚兩期修築。早期河堤以一排大木樁沿河邊打入淤泥,部分還是深入河底的原土,再在木樁西側砌木擋板,然後在內側填土並夯實,以使河堤更加牢固。晚期河堤位於早期河堤東面8米,以紅砂岩條石砌築,紅砂岩條石均經過琢打,形制規整,長59~60釐米、寬23~25釐米、厚14~15釐米。以縱橫交錯的方法壘砌。一些條石一端專門打製成榫頭結構,起到加固作用。有專家判斷,早期河堤年代為南漢或更早。晚期河堤約建於北宋。
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發掘的陶瓷器。王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