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亞特蘭大
雙打冠軍領獎臺上的他矜持地笑著,有了幾許落寞的眼神仿佛訴説著他心中那個等待填補的“奧運男單冠軍的缺口”。
1995年的驚鴻一瞥讓她不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這個優秀的男孩,在她眼中他是完美的。在他一敗再敗的日子裏,她則拼命學習,因為她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她的努力老天會感覺到然後傳達給他。她把考到北京去見他作為黑色高三里支援自己奮戰在書山題海中的最大動力。而她的夢想也變得愈發清晰而堅定起來:要當一名體育記者。很多年後,她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人在當年和她有過同樣的經歷、做過同一個夢。
曼徹斯特、曼谷、埃因霍溫、吉隆坡,時間在空間的維度上飛速地行駛著。他也在痛苦的磨礪等待中漸漸找到成熟的感覺,被期待中期待著的依舊是那個不完整的夢,一個關於大滿貫的理想。孔令輝進入國家隊的第一天,便在日記中寫道“理想,它就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奮鬥目標。一個人沒有了目標,便失去了人生的價值……”
流水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他們都不再是四年前的自己,可有些事卻固化成了一種習慣:比如每月在固定的報亭買《新體育》、《乒乓世界》,沒有網路的日子裏,筆友如今天的網友一樣流行,收信、寫信的日子是簡單快樂的,他們在信裏分享著他的點點滴滴,快樂著他的快樂,悲傷著他的悲傷。
2000年9月25日這個夜晚帶給所有熱愛體育的人們銘刻一生的感動,在小球時代的最後一場碰撞中,上天選擇了兩個最合適的人,來為世界展現這項運動的魅力。決賽孔令輝VS老瓦,以英雄捍衛英雄,在奧運決賽的完美舞臺上,小輝贏了老瓦贏了自己也贏了世界。
他們曾經願意用自己的N個四年換給小輝更多的機會,因為這樣的等待實在太漫長。那個夜晚同樣屬於所有的孔迷,他們驕傲著幸福著。
2001年大阪風雷驚心動魄,孔令輝經歷了煉獄般的等待,絕望、悔恨、痛苦交織的複雜心情,或許只有國梁能夠懂,所以他倆的那個擁抱同樣讓世界為之動容。
2002年濟南世界盃,他靠意志的勝利頑強地堅持著,有時堅韌和隱忍也是一種美麗,對於他,挺住意味著一切!2003年5月25日19點47分,巴黎世乒賽,勝負成敗只在一線間,如果可以重來,他會選擇不擦汗、不揚手、不發那個半高球嗎?“咳,有時候拿冠軍也得講點命,有點運氣。”孔令輝淡淡地説著。曾經年輕俊秀的面龐已有了滄桑的味道,縱橫馳騁的激情仿佛散盡在似水年華中。
今天,只要你上網,在google裏敲入“孔令輝”三個字,你所能知道的他的一切的一切都盡收眼底。似乎也少了那麼一種情感堆積的過程,那種追逐就像完成一個拼圖,你必須把每一部分一塊塊找到,然後再一個個擺到合適的位置上,一點一點完成心中的這個形象。某一日你若在麥當勞的某個角落看見幾個MM説得眉飛色舞,也許他們就是孔迷,在緣分的天空下,他們説,天下孔迷是一家。於是有了令輝星際,網路世界裏孔迷的精神家園,雖然他很少能回家看看。
九年,對於二十多歲的孔迷來説,可能已是接近生命1/3的經歷,卻是一段介於遺忘與回憶之間的時間距離。或許是某個瞬間的強烈刺激喚起了他們心底冰封已久的記憶,他們説,有時候我們執著的只是自己,感動的也只是我們自己。
於是,孔迷説,我們會慢慢地陪著他走,慢慢地知道結果,因為我們始終相信:KONG IS KING FOREVER!(本文節選自《乒乓世界》2004年第三期,作者梁慧敏)來源:中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