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
默克爾
卡斯特羅
阿羅約
普京
卡斯特羅:帶著工人反抗父親
80年前,菲爾德·卡斯特羅在古巴馬亞裏市一個叫比蘭的莊園裏降生了。他一生下來個頭就很大,有5.44公斤重,似乎預示著他日後將成為一個大人物。
卡斯特羅的父親安赫爾·卡斯特羅原來是個西班牙軍人,到古巴定居後靠種甘蔗和精明的投資發了家,成為當地有名的種植園主。母親琳娜本來是莊園的廚師,在安赫爾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後嫁給了他。因為家境良好,卡斯特羅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他是家裏的老三,幾個孩子感情非常好。因為不願意跟哥哥姐姐分開,他4歲就和他們一起上了小學,老師只好讓他旁聽。沒想到,卡斯特羅卻表現出了超人的天賦──才思敏捷,看東西過目不忘。於是,成績優異的他升四年級時直接跳到了五年級。可是一放學,他就變成了貪玩兒的孩子,每天都去河裏游泳,喜歡玩彈弓和弓箭,還經常光著腳在田野裏奔跑。稍大一些後,他又迷上了棒球和籃球。至今,對體育的愛好都伴隨著他的生活。
認字後,卡斯特羅迷上了史詩故事,哥哥常給他講古希臘和羅馬的戰爭故事,他總是聽得津津有味。他還喜歡聽父親講古巴獨立英雄和自己參加戰鬥時的故事,古巴民族獨立先驅者何塞·馬蒂、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爾、聖馬丁都成了他最崇拜的英雄。就在那時,卡斯特羅幼小的心中已經埋下了革命的種子。
雖然出身種植園主家庭,小卡斯特羅對普通農民卻一直有著深切的同情。一次,他在河邊玩耍時問一個6歲的男孩為什麼不去學校唸書,並告訴他“不唸書,將來別人會欺騙你、掠奪你”。男孩説因為沒有衣服和鞋子。卡斯特羅聽罷脫下鞋和襯衫放在石頭上,對男孩説:“如果別人問你,就説是在河邊撿的。”第二天,卡斯特羅的母親在街上看到一個男孩穿著自己兒子的衣服,那男孩説衣服是在河邊撿的,如果她要可以還給她。琳娜也只好作罷。很有正義感的小卡斯特羅還反對父親虐待雇農,甚至為此多次跟父親爭吵。13歲時,他組織蔗糖工人罷工反抗自己的父親,結果被父親狠狠抽了一頓鞭子。在學校裏,他也為窮苦學生沒有肉吃而打抱不平,因為組織學生為爭取平等的伙食待遇進行抗議,還被學校開除了學籍。
普京:讓人頭疼的“淘氣包”
提起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他家的老鄰居們恐怕都會為他年少時的淘氣“嘬牙花”。
普京1952年出生在列寧格勒市(現稱聖彼得堡),父親是當地機車製造廠的技師,母親靠做雜工補貼家用。一家人住在機車廠的家屬院。這裡條件簡陋,沒有熱水和洗澡間,很小的廚房還是公用的。普京童年最深的記憶之一就是常和鄰居小夥伴用棍子趕老鼠。母親生下普京時已經41歲了,因此對他十分疼愛,因為怕出意外都很少允許他出大院門。不過,普京可不是個聽話的乖寶寶,從小就喜歡“闖蕩江湖”。8歲上學以前,他整天和小夥伴們在街道上玩耍,並從一次次打架中悟出了做人的“真諦”:要想成為勝者,你必須在每一次對打中咬牙堅持到底。普京日後在回憶錄中説:“表面上看,這個準則是克格勃教給我的,其實早在孩提時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就悟出了這個道理。”
上學後,普京好勇鬥狠的性格惹了不少麻煩:他曾多次激怒體育老師,與物理老師的關係也很僵,因忘記穿校服被趕出課堂,考試時與同學交換字條被抓“現行”,因為打架被請家長。他自己也説不喜歡上學,更不願意遵守各項校規。因為淘氣,他的學習成績也一般,算術、自然勉強及格,繪畫不及格,不過歷史、體育的成績都是優異。直到六年級時,大院裏的居民忍無可忍地列舉出小普京的種種“罪狀”,此後,他仿佛一下子長大,變成了規矩、懂事的孩子。
薩達姆:10歲把握自己命運
薩達姆的童年是艱難和苦難的。正是這種艱難的環境,讓必須應付生存的薩達姆養成了自立、堅韌、兇殘又狡猾的種種個性。
薩達姆是個遺腹子,1937年出生在伊拉克提克裏特市烏賈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裏。按照當地習俗,他的母親改嫁給了叔叔易卜拉欣·哈桑。繼父雖然很少打他,態度卻相當冷淡。他從不跟小薩達姆講話,連瞅都懶得瞅他一眼。一旦薩達姆做錯了事,繼父眼中流露出的憎恨之意就足以將他殺死。讓小薩達姆找到榮耀的,是兒時的同伴。薩達姆對他們很友善,從不蠻橫,看到小夥伴穿破衣服,他甚至脫下自己的衣服相贈。
薩達姆10歲那年,一位與他年齡相倣的表哥阿德南來看他。當時阿德南已經上了學,會寫自己的名字,認識許多字。他使薩達姆看到了人生的目標:我也要上學讀書!但他的家庭實在太拮據了,母親是在親友的幫助下才不至於讓他們餓肚子的。母親只希望他做一個安分的農民。在表哥的鼓動下,一天夜裏,薩達姆偷偷從家裏跑了出來,到提克裏特投靠舅舅塔爾法。在舅舅的支援下他順利地上了學。這次自作主張的“叛逃”成了薩達姆一生的第一個轉捩點,從此敢想敢做的性格一直陪伴著他。
舅舅塔爾法對少年薩達姆的影響是巨大的。他當過兵,一直保持著軍人的性格。他認為薩達姆是可造之材,為他制定了軍事色彩極濃的培養計劃,作息表中連吃飯、睡覺、上廁所的時間都有嚴格規定。塔爾法後來把薩達姆帶到巴格達上中學,那時的薩達姆對歷史學科和《古蘭經》著了魔,也正是在這個階段,他個性中爭強好鬥的性格開始顯露了。在每一次學生抗議的隊伍中,他都衝在最前面,用果敢、手狠和無所畏懼贏得了大批追隨者。薩達姆曾這樣説:“如果你恐嚇別人,你就能控制他們,而且他會欽佩你,並設法投靠你。”但是,這樣的生存邏輯成就了他也同樣毀滅了他。
阿羅約:“小東西”曾離家出走
在父親眼中,已經59歲了的阿羅約可能永遠是他寵愛的、長不大的“小東西”,儘管她已貴為菲律賓總統。
阿羅約的父親馬卡帕加爾早年是個公務員,後來成了菲律賓總統,母親是一名醫生。馬卡帕加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政治讓我振奮,而她卻是能為我生活帶來溫情和快樂的小東西。”這個“小東西”就是阿羅約。不過,“小東西”4歲時有了一次“失意”。那年,她的小弟弟降生了。她突然發現,父母對她的愛轉移了。小阿羅約賭氣地跟著外婆到他們在棉蘭老島上的莊園裏度假,並且當父母跑去接她時還固執地不肯回家。就這樣,她一直和外婆住到了8歲,快樂地享受著外婆對她的溺愛。
8歲時,父母終於把她接回了馬尼拉,並送進全國最大、最嚴格的阿桑普申女修道院學校,這裡聚集著來自顯赫家庭的孩子。因此,阿羅約知道,要想成功不能靠家族的名望,只能靠自己的才智。於是,努力的她在學校中永遠是優勝者。小學畢業時,她是致告別辭的畢業生代表;中學畢業,這個角色依舊屬於她。雖然她小巧玲瓏,可所有的功課都非常出色。在同學眼中,她聰明過人,做事一心一意,從不説廢話。父親當上總統後,記者採訪時問小阿羅約有什麼愛好,她回答説:“我沒有這樣那樣的愛好,因為我是理智型的。”那時,她不過11歲。從此,她就成了馬拉卡楠宮(總統府)的少女明星,把第一女兒的形象把握得很有分寸。等到高中畢業去美國唸書時,阿羅約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自立能力很強的大姑娘了。
默克爾:在跳板上找到自信
在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童年世界裏,充滿著東、西德從對峙到統一過程中必經的種種複雜情緒。
1954年,默克爾出生在前西德城市漢堡,她是家中的長女,父親是一位知識淵博的教會牧師,母親是英語和拉丁語教師。出生8周後,她隨父母遷往東德。因為牧師的家庭出身,小默克爾總是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謹慎。如果有人問到她的家庭,她會含糊不清地回答,使“牧師”聽起來像發音相似的“司機”。也因為有西德的出身背景,她總顯得跟身邊的東德小夥伴們不同。她小時候從來沒有穿過東德生産的衣服,因為漢堡的親戚常常帶東西來看望她們,柏林墻建起後,仍會大包小包地寄來食品和衣物。她身上的滑雪衫、牛仔褲,文具盒裏的鵜鶘牌自來水筆,都讓夥伴們嫉妒不已。作為牧師,他們家還有一些特權,例如有兩輛轎車和講究的書房,而且書房裏是普通東德人根本見不到的西方書籍。
但也許正是這種複雜的生活背景,讓年少的默克爾有些膽怯,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她的自信是在跳板上找到的。“我12歲那年在游泳課上練習跳水時,竟然在跳板上足足站了45分鐘才鼓足勇氣起跳。從那一刻起我就充滿了勇氣,什麼事都沒有畏縮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