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觀點中國>

讓民主生活會成為“治病療傷”的良藥

2023-09-22 16:5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是主題教育檢視整改的一個重要載體。要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照目標要求找準“病灶”、深挖“病源”,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切實開出品質成果、開出長久成效,讓民主生活會成為正身治病的“良藥”。

“開門納諫”徵意見,“有的放矢”擺問題。要防止民主生活會開成“和氣會”“表彰會”,或者“啞巴會”,就必須提前進行“預熱加溫”,實行“兩個輪子”一起轉。一方面黨員幹部先行自我剖析,蒐集問題,梳理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問題必擺,根源必追,措施必提,不能避重就輕,更不能把問題變相説成成績。另一方面要秉持“旁觀者清”的原則,敞開大門聽民聲,讓群眾來評、來議,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將問題集中起來,將差距找出來。黨員幹部要善聽“逆耳忠言”批評,勇於直面矛盾,主動認領自己職責內的問題,從主觀上找原因,做到大問題不含糊、小問題不姑息,真正把問題找出來、亮出來,為開好民主生活會“預熱加溫”、打好提前量。

多點“辣味”少點“甜味”,敢於“觸痛處揭瘡疤”。民主生活會是依靠領導班子自身力量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方式,也是確保主題教育成效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開展自我批評時,黨員幹部要以揭“瘡疤”揚“家醜”的胸襟,以敢於“向我開刀”的勇氣,勇於“當靶子”,善於“搭梯子”,不怕“丟面子”,聚焦問題,找根源、挖病灶。在開展批評時,“打開天窗説亮話”,講黨性不講面子,講事實不徇私情,幫人“把脈”、為人“治病”,決不能把相互批評變成相互吹捧。民主生活會要直截了當、開門見山,少點“甜味和淡味”,多點“辣味和鹹味”,真正來一次政治“大體檢”、思想“大掃除”。

制定整改“施工圖”,推動整改見實效。民主生活會不論是自我批評,還是對他人批評,目的都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要著力在整改落實上下功夫,避免“説和做”兩張皮。對民主生活會提出來的問題,明確整改“施工圖”、劃定“時間表”,一項一項“量尺子”,一件一件“過篩子”,改徹底、改到位,決不允許“新官不理舊賬”、層層推責卸責,決不能讓問題“擊鼓傳花”、責任懸在空中,既要堅持“當下改”,對阻礙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進程中的急事、要事“立馬改”,對“慵懶散軟”的作風“堅決改”;又要堅持“長久立”,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阻攔,防止問題“死灰複燃”。堅決杜絕表面整改、虛假整改、紙上整改,切實把民主生活會成果轉化好、運用好,確保整改整治到位。(何雲逸)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