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中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
日前,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題為《踔厲前行,開啟中俄友好合作、共同發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國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吸納了各方合理關切,體現了國際社會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最大公約數,為緩解危機外溢、推動政治解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在克里姆林宮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強調,不久前,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制裁。
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已超一年。它既是二戰後歐洲大陸遭遇的最大危機,也是一場全球性、複合性危機,使人類陷入多重安全挑戰疊加的窘境。一年來,如何對危機破局,成為國際社會苦苦探尋解決的重大問題。新形勢下,鋻於中國的大國影響和國際地位,各方期待中國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更大作用。為此,中國日前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率先在全球範圍內提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系統性“和平方案”,將對化解危機乃至全球安全挑戰産生深遠影響。
立場文件是一年來中方對烏克蘭危機化解之道的探索結晶。危機爆發至今,中國沒有隔岸觀火,也沒有火上澆油,更沒有趁火打劫,而是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堅持政治解決危機的正確方向,負責任大國作用有目共睹。
一年來,中國勸和促談,推動危機降溫泄壓。危機爆發以來,習近平主席與俄、德、法、歐盟、美等多方領導人通話或會晤,就局勢演變廣泛交換意見,呼籲推動危機早日和平解決。中國還支援聯合國、歐盟和歐洲大國以及土耳其等為政治解決危機所作的努力,支援俄烏開展或恢復和談,希望美、歐、北約與俄開展對話,推動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與某些國家向衝突方大輸軍火等做法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從未向衝突方提供任何軍事物資或作出其他可能導致危機升級的舉動。
一年來,中國貢獻智慧,指明危機化解之道。2022年3月,習近平主席同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時,提出應對危機的“四個應該”。11月,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又提出“四個共同”。同月,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又提出“三點思考”。這“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構築起中國有關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核心理念體系。
一年來,中國積極行動,抑制危機次生及外溢效應。2022年3月,中方就防止烏克蘭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提出“六點倡議”,此後向烏方提供多批緊急人道援助,向摩爾多瓦等接受烏難民的國家提供愛心物資等支援。中方還明確表示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並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及該倡議概念文件、國際糧食安全合作倡議等,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多重外溢影響。中方還提醒各方對個別國家加速世界分裂衝突、大搞霸權霸道霸淩的做法,保持高度警惕並大力抵制。
中國光明磊落,以大國責任擔當,主持公道正義,為應對危機及其引發的多個安全挑戰作出重要貢獻,贏得包括衝突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信任。因此,新形勢下,各方期待中國進一步發揮重要影響和關鍵作用。
立場文件堪稱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系統性“和平方案”。立場文件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四個共同”“三點思考”為根本遵循,更加全面系統闡明瞭中國立場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摒棄冷戰思維、停火止戰、啟動和談、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保障糧食外運、停止單邊制裁、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後重建等12個方面。它既聚焦危機本身,又透過表像看本質看根源;既關切當下,又立足歷史看未來觀全局。其一經提出,就獲得國際高度關注和響應,被稱作應對危機的中國“和平方案”。
立場文件致力於捍衛公平正義。其首項主張就是尊重各國主權,包括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保障各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這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近現代國際關係的根本準則,是國際公平正義的起碼體現。立場文件還強調平等統一適用國際法,不應採取雙重標準。這帶有很強針對性,強調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都應得到尊重,任何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做法都應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和摒棄。
立場文件洞悉危機的深刻根源。長期以來,個別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執迷于追求絕對安全,不斷強化甚至擴張軍事集團,系統性侵犯他國合理安全利益與關切,一步步把別國逼到戰略墻角。這是烏克蘭危機的根本誘因。危機延宕以來,個別國家變本加厲用冷戰思維大做地緣政治文章,加碼鼓吹大國戰略競爭,極力煽動意識形態對立和陣營對抗,企圖“禍水東引”,把新冷戰乃至衝突對抗的危險引向亞洲和全球。立場文件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一域觀全局,敏銳洞悉動蕩之源,明確主張摒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這不僅是化解烏克蘭危機的長遠之道,也是維護亞歐大陸和平穩定、確保世界長治久安的必由路徑。
立場文件繼續為停火止戰、啟動和談鼓與呼。對話談判是化解危機最現實、最直接可行的方法,最符合世界各國共同利益。各方唯有保持理性冷靜,堅持勸和不勸打,才能避免烏克蘭危機進一步惡化和失控。各方更應支援俄烏恢復對話談判,儘快打開政治解決危機的大門。中方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立場文件亦指出單邊制裁、極限施壓和“長臂管轄”只會製造新問題,無助於緩和危機。
立場文件正視與危機相關的當務之急、外溢影響和未來問題。“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據聯合國方面統計,危機迄今已造成兩萬多當地平民傷亡、數以千萬計民眾流離失所。立場文件強調解決人道危機,保護平民和戰俘,鼓勵和支援一切有利於緩和人道危機的舉措,呼籲避免襲擊平民和民用設施,保護婦女、兒童等衝突受害者,尊重戰俘基本權利。針對核安全和核安保等國際高度關切問題,立場文件強調要維護核電站安全、減少戰略風險,重申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反對研發使用生化武器,防止核擴散,避免核危機。立場文件還關注烏克蘭危機外溢造成的全球糧食安全、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問題,呼籲執行黑海糧食運輸協議,維護現有世界經濟體系,反對把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立場文件著眼未來,前瞻性談到戰後重建,指出中方願為此提供協助併發揮建設性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複雜問題需以創造性、系統性思維應對。立場文件立足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匯聚國際共識,回應各方期待,捍衛公平正義,堅持勸和促談,為國際社會探索系統性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作出了積極有益的率先嘗試,必將形成國際最大公約數。遵循其指明的方向不斷努力,烏克蘭危機必將迎來雲開霧散的時刻,人類尋求持久和平的夙願將更早實現。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2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