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下的中國實踐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韓一元 丨 時間:2021-01-20 丨 責編:郭素萍

韓一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四年前的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指明瞭未來前進之路,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讚譽。四年來,中國順應歷史潮流,凝聚各國人民共同建設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成就和貢獻受到多方認可。

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中國經濟在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預計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在國內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減貧經驗。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理念更是高度契合。聯合國秘書長曾指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涉及經濟合作,也是旨在通過經濟合作改善世界經濟的發展模式,是使全球化更加健康、進而推動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路徑。

2016年9月,中國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簽署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政府與國際組織簽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同年11月,聯合國大會首次在決議中寫入“一帶一路”倡議,決議得到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近年來,中國與聯合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合作成果豐碩,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堅定支援聯合國。近年來,隨著各類新興挑戰凸顯和大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行徑加劇,多邊合作遭受嚴重破壞,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機制陷入困境。中國則始終堅持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機制,反對個別國家企圖將其邊緣化、工具化、空心化的態勢。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提出正確義利觀,合作共贏的國際秩序觀,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等一系列新主張,均有助於為推動聯合國改革、提升聯合國權威和效率、構建新的全球治理框架提供理念支撐。

中國還以實際行動支援聯合國工作。2019年至2021年聯合國會費比額表顯示,中國會費大幅提高,首次超過日本,從第三大會費繳納國升為第二大會費繳納國,僅次於美國,常規預算分攤比例由原來的7.92%升至12.01%,維和預算分攤比例由原來的10.24%升至15.22%。

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在美國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後,中國仍堅定支援協定並加強履約行動。在2020年第75屆聯大上,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峰,並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後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示了提高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4項新舉措。外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承諾與行動和美國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還不斷深化氣候領域南南合作,自願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在能力範圍內的氣候援助,作為發達國家資金的“補充”。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曾指出,2011至2018年,中國政府累計安排7億元人民幣(約1億美元),通過開展節能低碳項目、組織能力建設等活動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力量助力全球抗疫。在新冠疫情不斷發酵蔓延的當下,中國積極投身國內和全球抗疫,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向150多個國家和9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迄今已向各國提供了2000多億隻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同時還積極推進藥物、疫苗研發合作和國際聯防聯控,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中國既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擁有多重身份的中國始終堅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國際體系中發揮自己重要且獨特的作用。可以説,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是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出的方案,是解決當前全球各類困境的“良藥”,也是未來世界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