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美國“棉花番茄禁令”僅是涉疆政治操作的冰山一角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陶短房 丨 時間:2021-01-18 丨 責編:唐華

陶短房 旅加學者

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佈公告,藉口“強制勞動”,宣佈對中國新疆生産的棉花、番茄及其製品實施“海關暫扣”,即便在中國以外生産、加工,只要包含中國新疆生産的上述棉花、番茄製品成分,便在劫難逃。

此時距1月20日美國特朗普政府任滿交卸,僅剩整整一週時間。由於此前一段時間,特朗普政府及其下屬職能部門“壓哨”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打壓措施,包括封禁若干中國出品App、授意證交所逼迫中國公司退市、將更多中國高科技企業列入“黑名單”、解除美國政府官員訪台限制、揚言禁止中國軍方人員、黨員等進入美國國境等等,這些措施被普遍認為帶有“破罐子破摔”上演“最後瘋狂”,給繼任的民主黨拜登政府添堵的意味。一些國內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此番針對中國新疆所謂“強制勞動”的“棉花番茄禁令”,也是類似做法,待1月20日“大限”一過便會有所緩解。

這種想法恐怕過於簡單了。

前面所羅列的種種打壓措施,在美國國內都充滿爭議,在國際間也並未得到普遍呼應,其中一些(如涉臺的外交接觸限制)更涉及諸多美國國內政治及外交圈多年以來的默契。特朗普任期最後階段的行為在國內政壇、專業圈、兩黨內,甚至自己政府和幕僚團隊內,都有相當多不同意見。不少人認為,特朗普此時此刻在這些敏感問題上“碰瓷”,不符合美國國家和戰略利益,更存心給繼任者“埋雷”。即便如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之類在兩黨記憶體在較廣泛共鳴的做法,在美國國內也普遍存在從策略、利益、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質疑、探討的聲音,在國際間也遠非一呼百應。

而“涉疆問題”則大不然。

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原因,涉疆問題不論在美國朝野,還是在整個西方世界,都存在著近乎一邊倒的對中國官方立場的排斥和非議,且藉口也絕非僅僅一個所謂“強制勞動”,而是隔三差五就有新鮮題材。道理很簡單,借涉疆問題説事是目的,選擇這個或那個話題,只不過是手段。

在這一背景和大氣候下,歐美各國涉疆打壓措施歷年來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別的不説,僅“棉花番茄禁令”,美國海關去年12月就針對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棉花及棉花製品“搞”過一輪,近日英國、加拿大等其他“五眼”國家也紛紛發難,而歐盟其他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雜音,也從未平息過。

不僅如此,必須看到,“涉疆棉花番茄問題”並非僅在“廟堂”層面發酵,近年來因為大氣候原因,一些歐美企業、團體甚至各界名流也跟風發難,借所謂“強制勞動”做了不少小動作。

如果説,特朗普政府其他各種針對中國目標的“壓哨操作”,在美國朝野政壇缺乏共識,在美國社會及國際間也並沒有廣泛共鳴,那麼諸如“涉疆棉花番茄”等針對涉疆話題的各種動作,就不僅僅是特朗普一派的短線操作,而是長期的具有跨黨派和跨國界性質的戰略性行動。

即便特朗普政府不做這樣的“壓哨”動作,美國兩黨及國會中一些人也會競相擇機借題發揮,在涉疆問題上反覆“交叉將吃”。還應看到,傳統上,冷戰後美國兩黨中共和黨更重商、更現實主義,而民主黨、尤其國會資深民主黨人更熱衷於搞“人權政治”和“價值觀政治”,因此特朗普去拜登來非但不會令這些涉疆動作有所收斂,弄不好還會愈演愈烈。我們對此必須有清醒、冷靜和充分的認識。(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