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原創推薦

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階段奠定理論基礎

來源:中國網 丨 作者:李全 丨 時間:2020-10-28 丨 責編:唐華

李全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中國經濟社會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對社會發展的總要求已從重總量過渡到了重品質的時代,我們迫切需要為新的發展階段研究、確定思路並奠定理論基礎。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從更為廣闊和綜合的視角來探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的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五中全會有著較為特殊的時代背景。早在2012年11月15日,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産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召開的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擬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和擬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推薦的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同時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建議國務院將這個方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在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開的三中全會中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至此,本屆領導集體的基本執政方針已躍然紙上。

在過去的八年時間,我們經歷了“十二五”規劃實施的後半程和“十三五”規劃實施的全過程。在即將收官之年,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在穩步發展過程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方針指引下,正在逐步實現向高品質發展的過渡。同時,在這期間我們也經歷了不少風雨。國際形勢詭譎多變,全球經濟週期在壁壘漸高背景下的劇烈波動,各類國際貿易、金融摩擦,甚至是部分區域的軍事摩擦。但我國近年來從未停止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從十二五規劃到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實現了産業結構的漸進式改革;另一方面由於內部嚴明紀律,反腐敗改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此外,涉及到金融市場改革、民生保障制度改革、軍隊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也都在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展開。五中全會的召開,既是對上述改革的一個總結,也是對後續改革的規劃設計,並將逐步完善新時代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理論基礎。

五中全會有著鮮明的時代意義,將為今後一段時間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明確方向。根據9月2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相關精神,五中全會將會在更高更深的層次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理論基礎。全會將會明確我國在“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將會強調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下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準;將會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將會強調構建“雙迴圈的”新的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效率優先導向下的高品質發展;當然也會繼續強調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以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五中全會承擔著重要的時代使命。在十四五規劃的相關重大問題納入討論之際,今年各領域已陸續出臺了多項重大政策,比如5月11日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及在更早一些的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均從深層次論述了下一步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和深化路徑。上述文件中提出的都是涉及跨時代改革的重大任務,而近期需要解決在複雜的內外部形勢下,如何儘快形成以內迴圈為主、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遠景需要解決包含所有制、基礎性制度、要素市場化、政府管理和服務、民生保障制度、開放型經濟、市場經濟法制等諸多重大體制機制改革進程的實施。這些改革不僅僅為中國經濟“六穩”的實現起到支撐作用,更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社會全面轉型、實現二次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礎,值得我們期待和進一步深入研究。(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