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思享】懷虔敬心 行保護事 讓歷史文化融入城鄉建設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林堅 | 時間:2022-09-29 | 責編:申罡

文 | 林堅

【研究報告】

我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和燦爛的文化。伴隨著人類生産生活,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建築、街區、自然景觀、人文環境等形式體現在城鄉建設中,展現在人們身邊,成為一筆歷久彌新的寶貴財富。在城鄉建設中系統保護、利用、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産,對延續歷史文脈、推動城鄉建設高品質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高度重視,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印發的《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2022年5月印發的《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均對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在黨和政府大力支援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同時,也存在諸多不足,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應對之策,切實加以改進。

本報告採用文獻梳理、實地調查、比較研究等方法,對全國部分地區進行典型案例調查,重點關注北京、福建、四川、江西等地歷史文化保護情況,對當前我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現狀進行梳理,以期總結經驗、搜尋不足,推動構建更加完善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1 舉措可圈可點:健全法規、提升策略、注重活化

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以具有保護意義、承載不同歷史時期文化價值的城市、村鎮等複合型、活態遺産為主要保護對象,具體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街區和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歷史地段,以及工業遺産、農業文化遺産、灌溉工程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地名文化遺産等。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起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三級管理體制,各地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很多做法可圈可點。

完善法規和保護規劃,突出歷史文化特色。除了國家層面制定的有關法規、方針、政策之外,近年來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在摸清底數、掌握歷史和現實狀況的基礎上,統籌、完善地方法規和保護規劃。如“近代名人聚居地”福州三坊七巷,相繼頒布實施《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等地方法規;通過編制《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遺産保護規劃》等,實施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建成中國首個社區博物館,修復該街區眾多名人故居、歷史建築並對外開放,彰顯濃郁的福州地方特色,被列入“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不斷提升保護策略,突出整體性、原真性、多樣性、可持續性。不少地方積極探索新的保護手段,及時認定公佈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城片區和建築,實施掛牌測繪建檔,明確保護管理要求,在保存傳統街區整體格局和原有街巷網路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如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保護區,核心區佔地6萬多平方米,總計70多個院落和單位,它的保護開發,注重遵循“循序漸進、有機更新、居民參與、動態保護”的原則,由街巷、庭院、建築、裝飾構件、園林綠化、其他歷史要素組成的整體被完整保護並展示出來。包含豐富歷史資訊的傳統院落保留了近80%,整個街區保持清末民初時期院落形態;原地原物保存具有歷史文化特徵的遺存物和裝飾物。這些都使得寬窄巷子保持了原有的生命活力。

注重古為今用、活化利用,展現傳統魅力與現實活力。很多地方採用社區博物館、文化展覽、遺址公園等形式,原生態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同時,也呼應民眾訴求,使古老遺存成為展示本地區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窗口,成為傳播知識、啟迪智慧、帶來精神享受的重要場所。例如,自1415年(明永樂十三年)至1949年12月,北京興建會館647處,如今保存相對完好的已不多。近年來,“會館有戲”系列活動華彩亮相,湖廣會館、正乙祠、臨汾會館、福州新館等先行先試,變身“百姓劇場”。曾為民族英雄林則徐在京寓所的福州會館新館,推出曲劇《林則徐在北京》,將會館作為故事展開的核心場景,利用現有建築空間的轉換進行沉浸式演出,吸引了大批觀眾。會館除了“有戲”,還可“有言、有神、有味”,讓參觀者在此用鄉音聊家常、看鄉戲、品鄉味、表鄉情等,展現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與引人入勝的獨特魅力。

2 誤區亟待破除:認定遲緩、大拆大建、缺乏統籌

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的優良傳統。當前,各地總體能夠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提出的“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開展工作。但是,調研發現,當前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誤區。

認定進展遲緩,普查摸底不週。在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過程中,總是存在著開發與保護的矛盾。此時,對一地歷史文化遺存情況的普查結果、對保護文物範圍的科學認定,就顯得至關重要。然而,一些地方的歷史文化資源普查摸底、申報確定、測繪建檔等工作進展遲緩,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等的認定不及時不全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應保盡保”的實現。

盲目“破舊立新”,割裂文脈傳承。前些年,在商業化大潮驅動下,為了加快推動城鎮化進程,一些地方出現了隨意推倒老城、大規模拆遷建設新區的現象。此類行動往往忽視文物保護部門、專家和民眾的意見,缺乏嚴格評估,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文化損失:破壞了包含地方歷史、空間分佈、人地關係、建造技術等在內的地方特徵因素,弱化、切割了地方悠久歷史和原有風貌,造成歷史與文脈的斷裂。還有的地方不顧文物部門干預和群眾勸阻,將在文保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古建築強行拆除。文物部門由於沒有執法權,未能有效阻止類似行為的發生。近年來,隨著文保意識提高與法律法規約束,此類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現實中仍有發生,並産生一些新“變種”、新表現,需要引起警惕、堅決遏制。

缺乏統籌考慮,破壞歷史生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地居民常年定居該處,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風貌。在城鄉建設改造、搬遷、擴張的過程中,必須順應自然規律、尊重傳統風貌。然而,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或是只注意了單體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對其所在的周圍場域、傳統佈局破壞殆盡;或是只注意了建築物、工程遺産等的保護,對自然環境、生態風貌等隨意破壞,傷害了人民群眾對城鄉家園的美好記憶和深厚感情,也不利於長遠規劃。比如,2021年某市大規模遷移砍伐城市樹木,嚴重損毀了一批大樹老樹,破壞了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風貌,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

3 健全保護體系:認識、實踐、制度、技術層面齊發力

《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多層級多要素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城鄉歷史文化遺産基本做到應保盡保,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活化利用經驗,建設性破壞行為得到明顯遏制,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融入城鄉建設的格局基本形成。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認識層面——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調動全民

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提升到文化自信、文化主權、文化安全的高度來認識。加強宣傳普及,引導民眾全面認識歷史文化遺産所反映、證實、補全、傳承的歷史文化價值。調動全社會支援和參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積極性,促使更多人將保護意識轉化為自覺行動。要將文化遺産保護與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城市治理、鄉村振興緊密結合。同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涉及多學科多領域,應培養、吸納更多既有專業特長、操作能力,又具備寬廣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實踐層面——精準普查,保護優先,活態傳承

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全面、精準的歷史文化遺産普查,掌握真實情況,按其價值和品類分級分類分區,並根據保護情況劃分等級。加強保護底線管控和方向引導,及時擴充保護名錄,建立數據庫,完善保護要求,動態更新。調查研究每個類型文化遺産的不同特點,制定針對性的具體保護措施。建立歷史文化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兼顧國家意志與地方利益,對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綜合施策,根據不同情況確定具體操作方式。

在促進城市整體有機更新的前提下進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注重原生態和活態傳承,關注整體性、真實性、協調性。重視歷史文化遺産的統籌規劃、空間設計、科學展示、永續利用,在保護風貌的基礎上,適當融入現代元素,塑造獨特城市品牌。

制度層面——健全法律,完善機制,高效運作

加強立法,嚴格執法。健全、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體系,設立權威的統籌協調機構,形成高效的運作機制。建立政府主導的資金統籌監管平臺,推進政府、市場、居民共擔機制,完善多方參與的路徑與模式。創新保護和傳承體制機制,堅持法治化、持續性,避免城市建設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脫節、割裂。對破壞歷史文化遺産的行為必須嚴肅問責、追責,依法依規嚴格處理。

技術層面——加強科研,依靠科技,提升水準

吸收運用各學科各領域的科研成果,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對歷史文化遺産進行有效保護,加強資訊化、數字化建設,注重數字化存檔、保護、修復、研究,形成可追溯、全面系統的動態反饋機制。以歷史文化遺産為載體,以創新科技手段讓文物“開口説話”,通過網路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


發表評論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