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思享】李鵬飛:找準新型基礎設施投資著力點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李鵬飛 | 時間:2022-05-17 | 責編:申罡

文 | 李鵬飛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要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並將其作為有利於經濟穩定政策的重要內容。可見,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的情況下,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舉措。在此過程中,尤其需重視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近年來,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路和5G獨立組網網路。“5G+工業網際網路”在製造、採掘、能源等領域形成了遠端設備操控、機器視覺質檢、生産效能管控等典型應用場景,有效促進了企業降本增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也發揮了引領作用。同時需要看到,對標高品質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要求,我國新型基礎設施體系還存在系統性和整體性不高、對傳統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服務能力不強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當前,全球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方興未艾,數字經濟領域競爭加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有效投資,能充分發揮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有效提高當期總需求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主體面臨的需求收縮壓力;有利於持續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效率,減輕供給衝擊影響;有助於催生更多全球領先的創新成果,進而提振企業家信心,穩定發展預期。


在實踐中,需找準推動新型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著力點。


一是強化協同發展。新型基礎設施是一個複雜的體系,需堅持系統觀念,科學謀劃、統籌推進資訊基礎設施、科技基礎設施和智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解決不同種類新型基礎設施統籌共建面臨的責任劃分、標準對接、費用分擔等問題,提高協同發展水準。還要看到,投資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有助於有效利用數據要素,催生更多應用新場景和産業新形態,培育增長新動能,形成競爭新優勢,這需要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傳統産業實現深度融合。對此,需做好工業網際網路、能源網際網路、物聯網等各類具有創智賦能作用的融合基礎設施試點示範和推廣應用。同時,通過在中西部地區科學佈局重大項目來推動區域間協調發展。


二是分類精準施策。新型基礎設施涵蓋範圍廣泛,不同種類設施的技術成熟度存在差異,投資建設運營模式各有不同,需根據各類新型基礎設施的技術經濟屬性,瞄準關鍵點,實施更有針對性的投資促進政策。對於技術基本成熟、市場需求前景比較明朗的資訊基礎設施,需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援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對於技術正處在發展之中、大規模市場有待開發的融合基礎設施,需推動實施關鍵技術試點示範工程,助力新技術應用和市場推廣;對於引領效應顯著,但社會投資意願不強的創新基礎設施,尤其是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教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援力度,充分調動各地積極性,加快構建涵蓋基礎科學研究、産業技術研發、孵化育成體系、科技公共服務的創新生態系統。


三是注重能力提升。服務能力、多主體協同進化能力、安全防護能力等的高低,是決定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各個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都用得起、用得好,新型基礎設施的服務效能才能充分釋放。這就需要在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的同時,推動地方政府或龍頭企業通過整合數據傳輸、存儲、計算、安全等資源要素,面向區域、産業、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新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規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時,要制定準入規則,明確提出對建設和運營主體的能力要求,並引導其構建持續提升技術能力的機制;要加強統籌規劃,建立健全各類新型基礎設施安全審查預判指南,研究制定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檢測評估規範要求,積極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底層技術和關鍵裝備研發。


四是創新投資機制。新型基礎設施具有正外部性和邊際成本遞減的特徵,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中,需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同時,新型基礎設施又具有動態性特徵,即隨著技術進步和應用場景擴散,一些起初僅為企業內部提供服務的設施會逐漸演變為對外部主體開放的基礎設施。因此,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同樣需發揮市場作用。一方面,要創新政府資金投入機制,以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專項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地方政府産業引導基金為杠桿,撬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創新金融支援方式,引導金融機構提供適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的金融服務。


還要看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貢獻大、帶動能力強,一般來説,地方政府的投資意願較強。但從近年來的建設情況看,部分技術相對成熟的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已經出現了重復建設現象。對此,要在堅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前提下,引導各地結合自身資源條件、産業基礎、市場需求,量力而行建設符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新型基礎設施,防止在這一領域出現産能過剩。


發表評論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