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中國 > 

【智庫思享】楊雪冬:風險社會考驗著各國治理體系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楊雪冬 | 時間:2021-12-28 | 責編:申罡

文 | 楊雪冬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和不斷反覆,凸顯風險的內生性、流動性、持續性、連鎖性等特徵,生動並殘酷地印證風險社會是一種全球性存在。新冠肺炎病毒,作為一種不斷變異的高度不確定性,衝擊著以國家為中心構建起來的現代治理體系,現代治理體系的每一塊組合都有其弱點短板,任何一個國家都難獨善其身。因此,在全球範圍,不斷出現局部疫情超出當地防控資源和能力,引發治理超載,進而治理失效的現象。


縱覽各國的治理失效案例,可以發現,有五種不同導致失效的機制。


第一種是有組織的不負責任。組織化是現代社會應對風險的基本方式,為了應對不同的風險,成立不同的組織、機構,並劃定相應的管轄範圍,明確具體的責任。然而,組織、機構成立得越來越多,相互區隔、各自為政的現象就越容易産生。面對越來越多來源不明、流動性極強的風險,這些管轄範圍明確、各自負責的組織不僅無法獨立應對,而且難以形成有效的合作,甚至有的組織還會以強化“責任”的方式,盡可能地將風險推卸給其他組織或個人。


第二種是首要治理者的“甩鍋”傾向。風險是普遍性的,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但是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機構的領導人則是應對風險的首要擔當者,因為他可以利用組織的力量動員、整合治理資源,領導集體行動。遺憾的是,我們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西方國家,看到的卻是各種形式的“甩鍋”。一些政治家為了獲得選票,相互攻訐,國家領導人為了樹立自己的“正確”形象,信口開河,力圖從中獲得個人政治上的最大收益,置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疫情合作于不顧,把疫情發生、蔓延的責任推卸給地方、專業部門、媒體,甚至是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


第三種是假消息氾濫。重大風險來臨,必然引發社會性恐慌,關於風險來源、發展、應對的各種假消息滿天飛,既造成恐慌的升級,引發更多的行為失序,也會嚴重影響治理措施的有效實施。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關於新冠病毒的來源有多種假消息,有的甚至將其歸因于5G設施,在英美等國出現破壞5G基站的瘋狂舉動。網際網路為假消息的氾濫提供了更便利的條件,局部的恐慌也迅速引發更大範圍的假消息,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第四種是社會信任的瓦解。一旦組織失效、領導人卸責,那麼社會群體之間的既有矛盾,就會在恐慌中被進一步放大,一些感染個體受到歧視,社區內部出現相互猜疑,個別弱勢群體受到衝擊,社會關係産生撕裂。這不僅削弱疫情防控中社會自組織的能力,而且造成不同社群之間的隔閡對抗。在美國等國家,疫情加劇了種族主義、排外主義,少數族裔的社會處境惡化,並時常受到白人各種形式的指責和攻擊。在國際方面,國家間的信任關係遭受重大挫傷。美國不僅惡意攻擊包括中國在內國家的疫苗援助,而且公開指責承擔協調國際合作的世界衛生組織,這造成疫情防控無法達成有效的國際合作,並嚴重遲滯了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援助。


第五種是個人非理性的“自救”行為。每個個體都會暴露在風險之中,當他們無法從國家、組織、社會夥伴那裏獲得有效回應、有力支援時,他們就會尋求自救。他們對於風險的知識越不足,資訊越偏頗,採取的行為就會越非理性。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各國都出現各種非理性的“自救”行為,比如用高度烈酒、消毒水,乃至各種迷信手段來防治新冠病毒,造成多種衍生悲劇。網際網路在某種程度上為非理性“自救”行為的擴散、相互效倣提供了條件。這些行為又進一步加劇了假消息的氾濫和社會信任的挫折。


這五種機制並不是單獨發生的,而是相互疊加、相互誘發並得到強化。這也是風險治理與災難治理的根本性差異。面對彌散性的風險,要實現有效治理,應該更強調團結和共同體意識,使風險社會中的每個主體,無論是個人、組織還是國家不僅要有能力保護自己,更要有意識維護他人,從而構建起“共存-共擔”的風險治理網路,在更大共同體的安全中求得自我的長久安全。這是風險社會有效治理的基本邏輯,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斷凸顯的教訓。


發表評論

網站無障礙